第二十六章金刚门与朝廷
武当金什么,却听张三丰目光悠远地继续道。
“封山吧……武当经此大难,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张松溪闻言,顿时急道,“那三哥、五弟的仇怎么办?师父!这口郁气、这等大仇,弟子吞不下!想来其他师兄弟也是如此!”
“报仇?”张三丰不禁苦笑出声,“灭了金刚门?还是前去大都杀了鞑子皇帝?”
“哎,松溪啊,你是想我武当诛绝吗?”
张松溪听着师父话里的沉闷之意,心中越发憋屈。
可作为七子中,心思最为老练、通络的他,却也知道师父话里的意思,尽皆都是实情。
自古皆言,民不与官斗。
而江湖之人,再是神通广大,那也只是民而已,又怎么与坐拥四海的朝廷争斗?
“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张松溪不死心地恨声问道。
然而他这话本是含恨问出,并没有想过恩师能给出什么自己想要的答案。
毕竟形势总比人强,自己师父所说在自己这些弟子心中,确实是神祗一般的存在。
但人总归是人,就算武功超绝,也不是真的神。
可没想到,此时一贯冲淡恬静的张三丰,脸上却是浮现出几抹煞气,恍惚间,竟让张松溪依稀看到几抹恩师数十年前,纵横江湖的峥嵘来。
“你们七个中,松溪你心思最稳,待为师下山以后,你当尽心辅佐你远桥,团结师兄弟,打理派务……”
听着张三丰这话,张松溪心思一动脱口就道,“师父,你这是?”
“那些金刚门的恶僧,接连伤我两位爱徒!若是为师不摘些人头回来……”
张三丰白眉微拧,冷声道,“那我张三丰,经世这数十年,还修个什么道!求个什么仙?”
“师父!不可!”
张松溪闻言急道,“您老人家九十大寿在即!如何还能再亲赴险地?此行,弟子愿意代劳!”
听着张松溪话里的拳拳孝心,张三丰心中感动之余,更多的却是无奈。
眼前的老四,心思上却是足够了,只是武学天赋却是差了点,平日里在大局上作上一番谋划还行,真要让他去做上门寻仇这等硬碰硬的事情,只怕是徒送性命罢了。
想到这里,张三丰再回顾了一番自己这一生收的七个弟子。
老六殷梨亭、老七莫声谷撇开不谈,毕竟他们虽说名为自己弟子,实际上却是老大宋远桥传的艺。
其他五人,老大宋远桥性格上受成道后的自己影响太大,冲淡恬静有余,刚猛不足。
老二俞莲舟与老大年纪相差最小,性格却是迥异,又过于严谨了些,不够活络。
而老三俞岱岩,相较二人而言,虽能称得上几分精明强干,却只是个将才,大局不足,更何况可惜已经废了。
而最后,要说的便是老五张翠山了。
此子是他张三丰这辈子实际上所收的关门弟子,撇开那句老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不说。
张翠山本人也不负张三丰所望,不但天资出众,更难能可贵的是文武双全。
自己这些年的心力和关注,大都放到他这个弟子身上了。
甚至近年来,张三丰已然准备将这块璞玉再雕琢雕琢,好日后继承他武当这偌大的基业!
所以,此时张翠山骤然被废,对张三丰、对武当所带来的影响,实则是远远大于一俩月前俞岱岩那次的。
毕竟俞岱岩被废,武当充其量只是损失了一名出色的核心弟子。
而折损了张翠山,却是生生断送了武当的未来,以及张三丰多年的苦心栽培与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