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画卷十轴,白玉的三清像一套,翡翠白菜一颗!”黄承看完后粗粗的算了下。光这些东西,拿出去就不少于二十万两啊!
秦同接着道:“大人,我们经过一番巡查,在肖光佐的家里还找到一个密室,其中发现白银十一万两,黄金五百两!”
黄承猛地合上清单,一手扶墙。一手扶额。片刻后才说道:“以前我听说朝堂里面风传这样一句话,叫做‘功名厚禄遥招手,一朝外放全都有。’起初我只当是个笑话,并不相信。但今天我信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如此财富,实在是耸人听闻!你说说他得在任上搜刮多少民脂民膏啊。”
秦同知道黄承现在心情激动,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站着。
其实肖光佐这些财产呢,倒也不是他刻意搜刮什么民脂民膏得来的。你想想,老百姓手上能刮到什么好东西?这些东西大部分些商人,豪门送的。他们之所以送礼呢,无非是为了肖光佐能够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利为自己提供方便和保护。卖粮食的,肖光佐就规定全城只有那几家可以卖粮,其他商家统统查封。
至于那些豪门嘛,平日横行无忌,手上难免沾染些许人命官司。找县官送送礼才好教他帮着颠倒黑白啊。肖光佐呢,也是什么钱都敢要,什么钱都敢收。久而久之,也就攒了这么些家当。而暗室里面那十六万两银子乃是他盗卖灾粮的钱。一个小小县令家资数十万之巨,怎不教人触目惊心!
黄承平复了一阵后,转身说道:“这些钱,一分不少的给我充入府库,你拨一笔款子,给城外的万人坑修缮坟茔,告诉亡灵冤情昭雪。再拿出一半,尽可能多的买粮食,尽快充实固阳府库。剩下的,就先运到青州库吧。”
黄承一番吩咐后,秦同告退。黄承走到书房,却发现李通已经在里面等他了。黄承奇怪道:“李通啊,有事?”
李通从怀里面掏出一封信,交给黄承,说道:“这是刚刚青州的兄弟送来的,卑职立刻给大人拿了过来。”
黄承点点头,拿起书信。只见上书“赈灾石黄大人亲启”,信封上还有一道火漆。黄承接过李通递过来的裁刀,划开信封,拿出信纸。只见最上面乃是附的一首短诗:“映山红遍野,子规啼满山。蜀中思杜宇,泣血声声还。”下面那张乃是正文:“钦命赈灾大使黄公在上,下臣王庸谨呈。公自青州离驾,至今旬余。青陇二州日夜渴慕大人居中坐镇,如大旱之望云霓。恳求公为苍生念,早日归还州府,运转指挥。则青陇二州可稍解灾厄。书短意长,望公明晰。所请之事,务祈垂许。王庸谨再拜。丁酉年七月十四日。”
黄承看完王庸的来信,放在了桌子上。李通看着那首诗,不解道:“大人,这诗什么意思?”
黄承淡淡道:“映山红就是杜鹃花,子规鸟就是杜鹃鸟。古蜀帝杜宇让位丛帝,丛帝骄奢。杜宇便去劝谏,丛帝关闭城门不听,杜宇悲痛不已,不旧死去。死后化作杜鹃鸟。飞入皇宫劝谏丛帝‘不如归去’。丛帝由此改过。从此杜鹃之啼便有不如归去之意。看来青州是出什么事了。”
李通听完:“大人,那我们现在就回去吗?”
黄承看着信纸:“让我好好想想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