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黄承回到驿站后安然睡下,可我们的肖县令却过了个惶惶不安的漫漫长夜。

    第二日,黄承将众人聚拢在县衙大堂,自己坐在主位,对下面固阳的官员说道:“固阳灾民作乱,朝廷甚是忧心,本官甚是忧心!然,乱民虽死,但是尸骸依然在。正值燥热之时,若不妥善处理,怕是会滋生疫病,到时候累及城中百姓,实在是无妄之灾,肖县令,你安排人手在埋葬尸首的地方熏烧艾草,撒上石灰,防治毒气滋生蔓延!”

    肖光佐连忙称是,赶紧向下面的小吏发吩咐下去。相信由钦差,县令两位大佬安排的事情,这些小吏不敢不用心办理。说完了防治疫病的事情,黄承就接着和众人说着他之前在青州州衙里面,诸位官员和他说的事情。

    肖光佐仔细听着,还好,今天黄承说的都是善后事宜,一点没说什么别的事情。正当他松了口气的时候,黄承的话响了起来:“肖县令,此番乱民暴动实在是惨痛教训呐!”

    肖光佐连连点头,黄承又道:“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赈济也好,平乱也好,都得手里有粮,你说是不是啊?”

    肖光佐心中暗道:终于来了!好在我事先有准备!米粮早就筹划好了,就等着您来查了!肖光佐微微一笑:大人说的正是,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中无粮,万事不成啊!”

    黄承略微诧异,但很快复原:“哦,肖县令居然也这么想,实在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只是不知固阳仓内,可还有米下炊啊?”

    肖光佐正色道:“卑职按照朝廷法度赈济,丝毫不敢贪墨,仓内粮食用度尽皆登记造册,大人尽可以在仓大使处查验”

    “好!我等今日就去仓里看看!肖大人,同去!”

    “好,肖某为大人引路!”说着昂首挺胸的大步走出县衙。安排车驾,为什么昂首挺胸?底气足啊!黄承已然不去过问平乱的事情,这次只要把粮食的事情过了关,从此天大的事咱老肖也不怵!

    车马奔腾,不一会就到了粮仓,仓大使早就在仓门口等候,见到黄承下车,便急忙凑上去,双手捧过一本账册,上书“赈济粮食专用造册。”

    黄承接过这本账册,细细查看,每一笔用度都有记录,这账册自然是假的。黄承就这么静静地看,仓大使在旁边汗不住的流。深怕有什么地方做的不精细,被黄承看出什么端倪,到时候兴师问罪。丢官去职事小,就怕抄家灭门,夷灭九族!

    好在黄承翻过账本后只是慢慢合上。朝仓大使问道:“据账册上所记载,现在固阳仓应当还有陈粮一万石,赈济粮食八千石了?”

    肖光佐凑上来纠正道:“大人,是陈粮八千石,赈济粮六千石。”

    “哦?这么这两个都短缺了两千石?”黄承疑问道?

    肖光佐从容应对:“大人,您有所不知,距离我固阳不远,乃是青州右卫的骑营,自打饥荒一起,他们便日夜在周围巡逻监控,这些粮食自然是我们固阳县出。这是借据和批条。”说着递上几张纸片。

    黄承接过一看,没错,确实是军营里面的大印。黄承也不纠结着两千石,继续问道:“那现在库房里可有一万四千石粮食?”

    肖光佐连忙回答:“有的!有的!仓内粮食确实是一万四千石!”

    “那可是八千石陈粮,六千石新粮?”

    “千真万确!”

    “既然如此,固阳仓使,开仓吧!”黄承朝着仓大使吩咐道。

    仓大使掏出怀里的钥匙,费力的拧开了锁在大门上的黄铜虎头大锁。大门要好几个库丁合力才推开。

    门一开,黄承就看见仓库的一角码的整整齐齐的一袋袋的粮食,上书赈济专用。黄承快步走进去,朝着姜山使了个眼色。姜山会意,带着几个侍卫就上前。拔出刀,朝着米袋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