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完,大楚皇帝杨稷与长公主杨玉婵促膝长谈,谈论有关夺取明国大权的相关事宜。杨骏闲来无事则是拉着季轩当起了导游,把大楚皇宫逛了个遍。
“姐姐,你说这明国的几位诸侯谁的赢面最大。据说除了你的旭王季轩还有七位诸侯都有各自的封地。但不知哪位诸侯王最有声望势力最强啊?”大楚皇帝掸了掸衣袖的灰尘问到。
“这明国的另外七位王,要说着实力最强的要说代王季浩,季浩曾跟随烈云皇帝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朝野也颇有威望。不过烈云皇帝在世时最喜欢嫡长子季利,自古嫡长子继承大统也是由来已久,所以要是说这实力最强的应当是季浩。”
“若是说这最有野心的当属这季鸿,季鸿此人烈云皇帝在世时就私底下招兵买马,扩建属于自己的军队,当时烈云皇帝很不满所以渐渐疏远镇压凌王季鸿。”
“其他封国的王都资质平庸,一般般罢了。一般都会被代王季浩和凌王季鸿摆布马首是瞻。除了这俩人其他人都不足为惧。况且老臣之中,泉侯和甘相若是知道也会助我为轩儿夺下明国大权。”长公主杨玉婵理智的说道。
“如此便好,到时我派人增加些人手助姐姐一臂之力。不知姐姐能不能给泉侯和甘相写封信好让他们做好准备?”大楚皇帝杨稷说道。
“给他们写封信自然是可以,不过还要劳烦皇上帮忙送过去。”长公主杨玉婵说。
“好,姐姐写好交与朕,朕差人送过去就是了。”大楚皇帝说道。
“那就有劳皇上了。”长公主杨玉婵说。
“姐姐,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朕也是帮自己。”大楚皇帝杨稷说道。
明国境内,各方势力正在蠢蠢欲动。皇帝季利驾崩又没有留下子嗣,仅有两个小公主才不足十岁。大明皇宫里太后吴玉莹在几位诸侯王之间走来走去,一脸的烦躁。几位诸侯王侍立一旁等待他们的母后吴玉莹发话。
吴玉莹凤眸一转,修长的丹凤眼里似乎有许多说不出的心酸与苦楚。金手指轻轻晃动,一扣梅无奈的缓缓开口道,“皇上刚刚驾崩,你们就来哀家这里讨论谁来继任大统。你们可真是母后的好儿子。”
“母后,皇上驾崩不光是您,我们也都十分心痛。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明国朝堂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人出来主持大局。母后您切不可感情用事啊!”凌王季鸿上前说道。
“我看你们今日是来逼宫的,我要是不说出个一五一十你们是不是要对母后也要做些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太后吴玉莹凤眸一瞪,怒目圆睁,“皇上尸骨未寒,至今还未下葬。你们可倒好,一个个来母后这儿逼宫,你们”
“母后,您消消气。儿臣和此次和六弟前来是想来陪陪母后,皇兄驾崩母后自然是伤心欲绝。所以我与六弟前来陪陪母后,陪母后一通将皇兄下葬,缓解一下母后沉重的心情。”代王季浩上前说道。
“我乏了,你们都下去吧。”太后吴玉莹摆摆手示意他们下去,自己无奈的朝寝殿走去。
“母后,儿臣告退。您早些歇着。”众人齐声到。
“二哥,老四都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了,咱为啥还要跟母后说来陪她呢?等二哥你当上皇帝自然也会孝顺母后,而且二哥你的才智远远胜于老四,你才应该来当这个明国皇帝。”老六季环愤愤不平的说道。
“你懂什么!这老四在父皇在世前就野心勃勃,暗地里招兵买马,所以才敢在母后面前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拉拢朝中的大臣们来支持,这样一来我们的胜算就多了一些。”代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