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压身,叶茂也不敢怠慢所以挑选这出使单国的人选他和太尉姜文三朝之后就在他的丞相府书房讨论了好几个时辰。
最后几经讨论,最终决定让御史大夫龚康出使单国,另外让以前对长公主黄希一同前去,但是黄希只负责去接回长公主和他的公子季轩楚国,以便于接下来控制明国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
“皇上,您觉得这样安排如何?”太尉姜文与丞相叶茂一同前来皇宫禀报此事的详细计划。
“嗯。不错,就这样办吧。”皇帝杨稷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事紧急来不得一刻耽搁,明国内部恐怕几位皇子也已经蠢蠢欲动,要是错过了时机,那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从在单国的探子的情报之中得知,长公主与公子季轩并不住在驿馆。她们母子在单国受人排挤,住在了堽城北市的贫民区之中。
万事俱备,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之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启程前往单国。十天之后,出使的队伍来到了单国的国都堽城。当然黄希进城后就直奔北市贫民区而去,找寻长公主和她的公子季轩。
御史大夫龚康率领随行的人在单国甲士的指引下来到单国皇宫。
“大人,请您在此等候一会儿,我这就去禀报陛下。”太监说完便急匆匆的朝大殿走去。没过一会儿,就听见殿外有一名太监高声喊到,“楚国使臣觐见。楚国使臣觐见。”
御史大夫和随行的人员缓缓走进大殿,大殿内文武百官侍立左右。宫殿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十分的气派,当然御史大夫龚康这样的人自然是见怪不怪,完全不感冒。
“外臣龚康,拜见陛下。”御史大夫龚康躬腰下身缓缓行礼。
“外使免礼,外使来我单国所为何事啊?”单国国君坐在龙椅纸上注视着御史大夫龚康和随行的人员。
“外臣此次前来,自然是商议贵国与我国的友好往来。我大楚国陛下愿与陛下结成友好之邦,以结两国之欢喜。”御史大夫龚康顿了顿摸了摸眼角,“另外我国陛下,对叶先生染疾客死楚国表示十分痛挽。”
“所以我大楚国陛下为陛下献上白璧一对,琉璃樽一对,玉如意一对,还望陛下笑纳。”御史大夫龚康说道。
“楚皇有心了,朕收下了。”单国皇帝示意侍立身旁的小太监收好礼物。
“陛下,这是我国拟定的两国国书,还请陛下盖上国玺,以结楚c单两国之欢。”御史大夫龚康递上国书,小太监双手接过小心翼翼的送到单国皇帝手里。
“好,拿朕的国玺来。”单国国君看完国书之后拿起国玺盖了章,结成两国的和睦友好。“外使,千里迢迢前来一路路途奔波劳累,去驿管休息几日,看一看我单国之景。”
“外臣多谢陛下盛情,那外臣就在贵国逗留几日看一看这单国的风土人情。外使告退。”御史大夫龚康缓缓退出单国皇宫大殿。
黄希直奔堽城北市的贫民区而去,据可靠情报得知长公主的公子季轩每日巳时都会在北市的说书区听说书人讲故事。
黄希早早地就到了北市说书的茶馆找了一个座位点了一壶茶坐下来边喝茶边等待长公主的公子季轩的到来。
巳时也就是现在的上午九点钟左右,北市正热闹。黄希刚刚放下茶杯,就看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来到茶馆听书。
听书人对着他笑了一下,看来眼前这个少年和说书人很熟啊!尽管着布衣却掩饰不住少年内在的气质和眸子里流转的目光,剑眉如峰十分的英气。尽管身着布衣隐于闹市却掩盖不了生于帝王家的那种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