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查出一件私通后金鞑子的大案。刘举人刘县丞,家中藏有兵器衣甲无数,都是准备运往辽东送给后金鞑子的礼物。卑职正准备查抄这匹军械,怎奈有刁民作乱。冲进刘府掳掠,无恶不作。卑职正派兵进缴,只需等待片刻就可平息sā一 àn,到时还请大人主持大局。”
许卫的一番话刚说道私通鞑虏c兵甲无数之时,就听见轿子里一阵噼里啪啦物品打翻在地的声音。紧接着又听见刁民作乱,又是见到轿子往一侧倾倒,幸亏轿夫手疾眼快把轿子扶住,不然这位何大人就得被轿子扣在里面。
过了好一会,轿子里传来一阵细细索索的声音。只见轿帘一掀从里面出来一位40多岁的中年官员。这人一脸愁容,一缕杂乱的胡须挂在脸上,脸上有一块淤青,可能是刚才撞的。
他下了轿子,走到许卫面前。“你就是巡查使许卫?”这人说话有些急切,却没有上级官员应有的威严。
何世烙是湖南人,自由家境贫寒。家族中为了供出一个读书人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了,这何世烙还算争气。在28岁中举,一下子整个家族扬眉吐气,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何世烙在38岁那年又中了进士,虽说是第三榜末尾。但那也是进士,也是要做官的。由于何氏家族只有这么一个当官的,生怕他出了什么意外,再丢官罢职,一再叮嘱何世烙万事和为贵,处处忍为先。这何世烙就记住流量家中长辈的话语,万事以和为贵。在京师是有命的老好人,被人称和事佬。
老好人有老好人的好处。这不文登县令的任命在京师吏部起了争执,两方势力各不相让,都想让自己的人去上任。结果顶了牛了。要说这县令才是个七品官,这些人争啥呀!
在大明有句名言,叫: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县令别看是个七品官,但是在地方可是一言九鼎,掌握生杀大权。
在京城当官非常的清苦,那些清水衙门几乎没有多少孝敬银子,朝庭发下的俸禄又少,根本就养不活一大家子人。所以家境富裕的还好,那些家境贫寒的都把脑袋削尖了想外放找个实缺。
这文登县虽然偏了点,可那也是个县令不是,也是个一方主官不是,所以这两方人各不相让,激烈的竞争起来。事情渐渐的有些闹大了,为了尽快的轻易此事,就找了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人出任文登县令。找来找去就找到了何世烙的身上,这天上掉的馅饼把何世烙砸得晕头转向。乐呵呵的去上任了。
可到了任上他才发现,县里的各项大权都在县丞的手上。手下人阴奉阳违,他的命令根本就出不了县衙。他来了文登县已有大半年了,每每见到县丞那张笑脸就气不打一处来。可他的性格又十分的软弱,只能自己一个人生闷气。
这天他正在书房喝茶,看书。就听下人来禀报,说捕快们被新来的巡查使打断了腿。何县令当时就高兴起来,这帮狗捕快,经常对本县令的话不闻不问,对那县丞奉承巴结。这会好了吧!巴结人把自己的腿都巴结断了。这新来的巡查使和县丞不对付,看来要和这巡查使多亲多近啊!要是能把大权抢回来就更好了。
他还没高兴多久呢!又有家人来报。说是巡查使把县丞抓起来了,当时这何县令就蒙圈了。巡查使还能抓县丞吗?他也当官几年了就没听说过,看来武夫就是武夫,眼中毫无朝庭法度可言。以后要离他远点,不让被他牵连为好。嗯!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又过了一会,下人来报。说是把总黄平求见。黄平来干什么?他被县丞排挤的还不如自己呢!已经很多年没有发粮饷的黄平手下只剩下了10个老兵。全靠克扣点进城税才能保证不被饿死,比叫花子也强不了多少。他都这么惨了,还来找自己干嘛?不会是来借银子的吧!自己的日子过得还紧紧巴巴的呢!哪里有银子借他。当下打定主意,一会黄平说啥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