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和贾宝玉在那儿僵持着,史凡和王熙凤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都显得无可奈何。
史凡作为贾府的一个外人,又是这次争吵的当事人,自然是多说多错,索性闷不吭声好一些。王熙凤虽然管起事情来风风光光,但她说到底不过是代替王夫人行使权力,真正掌握着贾府管事权的是王夫人。
贾珠英年早逝后,贾宝玉就成了王夫人唯一的亲生子嗣。贾母表面上虽然不管事,但她管着贾府的老爷们,老爷们又管着夫人们。贾宝玉和贾母两个,王熙凤此时站在谁那边似乎都没有好处,索性和史凡一样闷不吭声,大有装聋作哑的样子。
若是王夫人在场,或许联合贾母还可以降得住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若是贾政在的话,那这个孽根祸胎恐怕早就服软了。只怪贾母平日太过慈爱,贾宝玉在贾母面前早已没有什么忌惮的了。
见贾宝玉久久坐在地上,没有一点屈服的意思,贾母叹了一口气,对王熙凤说道:“凤丫头,你领着丫鬟们出去,我单独跟他们两个说说话。”
“是,老太太。”王熙凤松了一口气,转而召唤丫鬟们道:“袭人,让丫鬟们都来,跟我出门去。”
很快,怡红院大大小小的丫鬟们三三两两地从史凡的身旁走过,跟着王熙凤走出了怡红院。随后,贾母走上前,坐在了正中的靠椅上,说道:“都坐下吧,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史凡听了,立即找了一个凳子,正襟危坐。贾宝玉见状,极不情愿地从地上站了起来,在史凡的对面,也找了一个凳子坐了下来。
贾母于是讲起了故事来,那是有关贾家和史家的故事,故事从贾宝玉的太爷爷贾演和贾源兄弟二人,以及史凡的太爷爷那一辈说起。
那个时候,天下大乱,内忧外患。你们的太爷爷都出生在贫农家庭,祖祖辈辈也都是拖欠税款者,在秦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仅能过糊口的生活。
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你们的太爷爷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由于一起为同一个地主放牛,你们的太爷爷三人一起长大,成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莫逆之交。
前朝在农民起义中覆灭了,长城外的鞑子趁机越过长城,消灭了新政权,统治了整个北方。鞑子压榨百姓,把民众分为四等,矛盾尖锐,鞑子统治下的汉人是贱民。
鞑子无需劳动就可以享有汉人的所有财产,杀一个汉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格相等的烧埋银,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
汉人甚至不能拥有铁器,连一把菜刀也必须几家合用,谁家姑娘出嫁,第一夜必须送给鞑子。赋役沉重,再加上灾荒不断,北方的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
恰好那一年,南方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你们的太爷爷都成了孤儿,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邻居的王家和薛家分别给了他们一块坟地。
你们的太爷爷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各自的父母安葬了。为了活命,你们的太爷爷被迫分开,各自逃生,并相互许下诺言:“苟富贵,莫相忘”。
史凡的太爷爷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寺庙里的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c上香c打钟击鼓c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
不久,鞑子领兵南下,把战火引到了南方,企图统治整个华夏。寺里得不到施舍,主持只好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史凡的太爷爷才也只好离开寺院托钵流浪。
他边走边乞讨,从秦淮河流域一路向南,最远来到了闽地。这里,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纷纷揭竿而起,闽地的起义兵号称大越军,并推黄帝后裔任氏为大越王,也就是太祖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