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等得人是望眼欲穿,并且流转的车次十分紧张。那次光耗费在等车这件事上,可能就有一个半小时那么久。
当坐上车以后,约莫半个小时到达礼泉县,又约莫二十分钟到了乾县,那外面的雨水,下的真叫一个欢畅。
车载着我们到了一个很不像车站的车站停了下来,贾福亮去了一趟厕所被收了五毛钱,这陌生的地方无法知道哪里对哪里,我们在雨中迷茫彷徨一阵,直到决定坐着摩的三轮去往乾陵。一路上清风夹杂着雨水飞进车内,那感觉仿佛一线琴弦抛入天际。但令人遗憾的是,车只把我们带到龙洞这边,离乾陵可能还有一点距离,贾福亮询问车主为何不将我们送到乾陵,车主说再加十块钱,无奈只可如此。
再往前一段距离,远远的忘到青翠的山丘横于眼前,据路边标志显示,那是一个唐朝公主的坟墓,梁山很快即到,梁山亦即武则天的乾陵所在。透车望去,威武十分,那两座山丘一左一右排列,犹如少女丰满的乳防,若是你亲自过目观望,便惊叹于武则天似乎依旧风情万种。从山脚下到乾陵入口那段距离,较为冗长坡缓,车子开的十分吃力,一路上气势恢宏,令人觉得一千四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
就这样,乾陵的入口到了,我们下了摩的三轮,而后贾福亮去售票处准备买票,当询问价格后,才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票价。贾福亮颇为沮丧,但我一点也不算担心,因为在来这边之前我就通过之前游过乾陵的同学得知,有捷径径直通往山上。但具体是哪条捷径,需要我们自己探索,贾福亮对此默然。我决定先行摸索,贾福亮在入口处等我的消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作者和贾福亮是在钱不够的情况下出此下策的,读者朋友们千万别干这种偷票漏票的事呀。
去过乾陵的人都知道,乾陵入口的右边处有一条水泥路通往附近的人家,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条路,便认定了捷径就在这里,结果证明捷径确实是在这里。我一个人沿着这条水泥路往前行走,这条路颇为难走,因为具有坡度,故行走很是吃力,贾福亮在入口处那边徘徊着,用他话说,如果找不到捷径,就从路口这墙头边翻过去,但我认为翻过去的难度太大。
此时我已摸索了较远一段距离,水泥路左边有光滑的泥土小径通向上边,这时令我想到了一个成语,按图索骥。从常识上来说,这一系列的光滑的泥土小路应该是人们踩出来的,或许目的和我一样,寻找通往乾陵的捷径。结果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这些人们走出来的小路正是引领我走上乾陵的捷径。当我最终看见高高的石堆就靠近我的身边,并且前面数十米处就是通往上面的小路时,我有种强烈的欣喜,这种欣喜就是,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左边小路。如果具体的形容一下,这种感觉就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奇,又好像阿基米德发现了一个定理般欣喜若狂。
我等不及的准备通知贾福亮我寻找到捷径了,当拿出手机准备拨号时,骤然发现贾福亮已经在我旁边找到另一条捷径了。故此,我们没花一分钱的门票,就跑到上面了。我清楚的记得,捷径上面有一个三面圈起来的栏杆,那时雨水已经暂时停止了,我们气喘吁吁的。因为从低处往高处跑,确实是一件耗费体力的事情。
打开我的空间相册,与贾福亮游乾陵,在那一栏里你就可以看到一系列我和贾福亮拍摄的一些情景。我在那边的栏杆边胳膊环抱,嘴里叼着一支香烟。在我身后是如梦的幻境。淡薄色的雾隐约的笼罩在我们身后,远处的景象依稀般不可触摸。宛若使人置身天上云间,那感觉,着实美妙。涉级而上,台阶上游人如潮,上之不绝,下之亦屡,好不热闹。
论到武则天陵墓,必论无字碑,但是无字碑却是我和贾福亮从乾陵终点处的山是从乾陵挖出来的宝贝。贾福亮买了一个小苹果,五毛钱,我买了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