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皆是孤的肱骨之臣,却都惨遭不幸。如是天灾,但请上天惩罚于我,勿要让百官受累;若是,亦要寻根问由,勿要让手足遭戮。”那文武百官一时间群龙无首,此时不知如何应对,见成道洒出几点泪来,也跟着哽咽饮泣。

    成道见此,命平带上雷风校尉,那校尉入得殿来,行礼之后,成道言道:“众卿勿悲,这三日来孤虽然悲恸c度日如年,但始终不忘深仇大恨,坚决要为诸卿报仇,如今,孤已知晓这其中原委,还是让雷风校尉告知众卿此事的来龙去脉。”那雷风尉向百官一拜言道:“众位大人,近日来接连有栋梁遭难,实为一人所为,便是前任太尉任无别,其因祸乱朝纲被帝君参上天庭,因此畏罪潜逃。帝君命廷尉解大人追剿于他,他才命人狠心杀害廷尉。而行刺之人,便是京兆尹府的司法参军c骠骑校尉和虎翼校尉。下官能够得知此事,实乃是太尉百密一疏,一日飞鸽传书之际,那信鸽竟直飞入我怀,因此了然知晓。而那司法参军等人畏惧我出首,因此才诬陷于我,幸得司徒大人明察秋毫,命卑职暗中取证,想要一举拿下太尉。众位大人亦知,司徒与太尉二人不和由来已久,那太尉早就视宁司徒为眼中钉,如今司徒命京兆尹大人严查太尉下落,太尉方才畏惧,因此一不做二不休,使司法参军又杀了司徒与京兆尹大人,让世人以为是二人内讧而死。”那百官听得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成道言道:“孤已知此中详节,司徒遇刺之日,那司法参军随着京兆尹到司徒府上,借行贿之名行刺杀之实,众卿来看,这便是太尉授意司法参军的行贿之物。”说着命危朱雀呈上一只锦盒,打开来便放出微微霞光,正是那晚京兆尹献上的夜明珠。百官看的唏嘘不已,不曾想这太尉竟然还有如此之宝。成道言道:“此宝乃是太尉的镇宅之宝,本想用此宝换来司徒高抬贵手,不想司徒大人刚毅严明,拒而骂之,方才使司法参军出此下策,杀了二位大人。如今真相大白,那司法参军和虎翼校尉已不知所踪,经查那骠骑校尉也带着人马往西南远遁,孤必定手刃诸贼,为众卿报仇雪恨!”那文武百官又是一阵窃窃私语,成道言道:“众卿,谁愿担此一任,缉拿任无别一党归案?”一句话问的文武百官鸦雀无声,人人低头望地,个个不似男儿。成道言道:“司空大人,卿之知晓之能三界无人能比,卿当告知,那骠骑校尉现在何处?”那元光神言道:“帝君,那骠骑校尉因畏惧缉拿,如今已带人远遁西南万里之遥的青风山。”成道插言道:“郎中令任光继,那青风山远在万里之遥,恐是你父亦在其中。孤不是昏聩之神,你父之事与你无干。如今孤派你前去招降你父,如其能悬崖勒马,到凤鸣山自首,孤还念在过去情分,为其向天庭求情。你可愿往?”那任光继早已吓得抖似筛糠,听到此语,犹如大赦一般,连忙叩头言道:“微臣愿往!微臣愿往!”那边却早有明神奉义挺身而出,言道:“帝君不可,其父犯下的乃是不赦之罪,如今令任光继前往,无异于放虎归山,还请帝君收回成命。”成道言道:“爱卿差矣,父归父c子归子,不可相提并论,我观任光继深知大义,定然不负孤望。”那边执金吾海端卿出班奏道:“帝君,明神大人所言有理,不如派人跟随任光继同往劝降,以防生变。”成道点头,言道:“海爱卿,孤就命你带领本部三百甲士随同任光继前往青峰山招降太尉,太尉愿降,不可失礼,若是顽固不化,诛灭九族。”那执金吾海端卿领命,带着本部人马押着任光继径往清风山而来。哪知千里之外便有一座高山,唤作青峰山,待到山前,海端卿一刀斩下了任光继项上人头祭旗,在青峰山搜寻月余,并不见太尉及余孽踪影,奉旨方回,只道是那任光继不思报却帝君之恩,竟然伙同其父夜袭军营,乱军之中已被杀死云云,自是无人追查。

    那天庭早已接到奏报,只言说恒元宫太尉与李成道争执不下,已罢朝不觐数日,却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