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下半年等到张家兴回来,一家子要盖房了呢。大新房一盖起来,那一家子,可就身板子直喽。”

    老刘婆子被说的有些哑口,但还是顾自嘴犟。

    “这,也就是家兴脑子灵活,人家一直以来都是会做事儿的人。”

    “行,你说这是张家兴脑子灵,那咱们就说一个脑子不灵的。满儿娘,你知道的吧?”

    提到满儿娘,张老婆子就垂头了。

    “满儿娘以前多粗糙,没精神头的一个人啊。那整个的就是被满儿爹压迫的不行的一个妇人。可是现在呢,人家腰杆子直了吧,做事儿利索了吧。而且,现在满儿爹也不敢再跟她乱说话。那几个姑娘,也长的越来越好。身上的衣服,也瞅着干净了这是事实吧?”

    老刘婆子低头轻声嘀咕。“那也只是表面上看着好一些了,她可盖不起房。”

    老刘头要气炸了,打着喷嚏。

    “我呸你个没眼力界儿的死老婆子。那再说道人家桂花,还有柳家的那个,这两家儿也跟赵家的走的近。现在人家发展副业,做走商,挣钱儿,是不是也混的要盖房了?”

    老刘婆子彻底的不吱声儿了。

    被老头子这样一数落,好象,还真的是只要跟赵家人走的近的,似乎,都有点发展有前途的。

    相反的,与他们家做对的人家,几乎都是倒霉透了的。

    “咱们老一辈的人儿吧,有一个说法,这一家人的火头旺盛,那就是各种都旺财啊。人家赵家,以前倒霉,现在,这眼瞅着是娶了媳妇后,就一年年的好转起来了。但凡跟着她们走的近一些的人家,都跟着发家致富,有奔头儿。这正好应了,那一家子,是火头旺盛的人家。遇到这样的人家,咱得好好相处,不能与之做对,你可懂?”

    “好么,我听你的,不作对。”

    刘老婆子对于这些老一辈传下来的说辞,还是很信服的。

    老刘头这才略放心一些。

    “你以后啊,抛开这些成见,多与那赵家人接触一下。说不定啊,也把我们家带动起来,我不求大富大贵的吧。起码,在这样的天旱以后,咱们家还能有余粮吃,有钱用,这便足够了。要说良心的话啊,这赵家的人自打开窍聚福旺气以来,对咱们村的人,还是有贡献的。起码,这一次干旱的年节,咱们村的庄稼是保住了的。你没事跟昌盛念叨念叨,咱们家以后的生活好了,也不愁找一个漂亮的媳妇儿。只要有钱,还愁找不着漂亮的婆娘啊……”

    这话,也让老刘婆子陷入了沉思当中……

    鸡舍造起来,几十只鸡也被放养在后山里面。

    这整个的后山,现在也全被圈起来,白天,就由五儿看着。

    之所以会让人看着,主要是天上偶尔有老鹰什么的窜下来。

    这种东西,一旦看见小鸡就爱捉。

    若是捉上瘾了,那鸡群可就倒血霉了。

    三儿管鸡,灶火,就由赵母在家里负责。

    二丫儿负责砍柴火,还挑粪浇地。

    满儿娘负责管理租赁地的一切事务。因为事情多,她不得不提拔起村里另外的人。

    是以,家兴娘子,还有马三儿的婆娘,也就成了她的副将。

    这俩人,也被李红梅聘请成了自己家做活儿的雇佣工人。

    直到忙活着,把晚玉米种下后,不过喘了几天儿,就开始收第一拔玉米。

    这些个玉米一旦成熟起来,太阳一大,可就极容易成熟的。

    外村的好多人,今年没收成,黄山村的人倒是收成好,为此,黄山村也被好些人羡慕不已。

    金黄色的玉米,被串成串儿,一挂挂的挂在屋檐墙面,整个屋里屋外的,都布满了浓郁的秋收味道。

    虽然摘玉米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