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这都是稀松寻常的事儿!事已至此,难过也没用,是爷们儿就振作起来。”
月仙鼻子一扬,猛吸一口气,打住了抽泣,抹了一把脸子:“这事不能这么了喽!”
月骞道:“那又能怎样,还能把丫挺养的挑了不成?省悟省悟吧,今儿这事先放下,好好儿的,路还长呢!”
(1) 衫子:即青衣,亦称正旦。在旦行中占首要地位,扮演人物多为端庄正派的良家妇女,角色大都穿青褶子,故又称青衫,简称衫子。
(2) 中轴:京剧把第一出戏叫做“开锣戏”;第二出叫“早轴”;第三出叫“中轴”;第四出就叫“压轴”;最后一出叫“大轴”。
(3) 打炮戏:不是戏里专演打炮。指京剧演员新到一个演出点,最初三天所演的最擅长的剧目。
(4)
压轴:见(2)。
(5)
大轴:见(2)。
(6)
碰头彩:京剧术语,亦称碰头好。指演员一出场,观众即报以热烈的喝彩声。
(7)
铆上:也作卯上,意为“卖力”。指演员表演时无保留地尽情发挥个人能力。对于有不同演法的段落,有意选择难度大的进行表演也是铆上的表现。对表演中松劲,懈怠,不肯使劲的表现,则称之为泡汤。
(8)
倒嗓:指戏曲演员嗓音变低或变哑。
(9)
前台管事:相当于舞台监督,催促演员上场,管理大幕,监督灯光、音响。
(10) 堂会:指个人出资,邀集演员于年节或喜庆寿日在私宅或假饭庄、会馆、戏园为自家作专场演出。演出的收入,往往数倍于平日的业务演出。
书包网
浮世欢 第一回(6)
(11) 回戏:梨园行话。指演员拒绝演出邀请,或是答应演出后毁约。也指剧团或剧场由于发生特殊情况而无法开锣演出,在剧场门口出牌告示观众。
(12) 火候:行话,即艺术功力,是演员艺术上成熟的程度。包括两个方面,除唱念做打的表演技巧外,还有演员的阅历和修养。
(13) 反二黄:京剧属于板腔体,它的腔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有正西皮、正二黄,也有反西皮和反二黄,这都是它的声腔模式。
(14) 走板:行话,也称丢板。演员行腔时,节奏不稳,或快或慢,与乐队奏出的板眼脱节。
(15) 慢板:京剧唱腔的一种板式,亦称正板或慢三板。
(16) 满宫满调:指演员演唱时音高到位,声音饱满,气力充沛。
(17) 排戏:响排(演员、乐队合成排练)以前全体演员参加的正式排练。
浮世欢 第二回(1)
话说到了第二日,戏园子里好戏刚刚开演,外面就一阵闹腾,不一会儿竟有人打起来了。管事唐玉宗领着几个伙计去劝解,见是几位醉醺醺的军官和一群警卫兵,忙上前赔着笑脸找好话,谁知,一个长着酒糟鼻、满脸疙瘩的军官,不由分说照着他就是一嘴巴,还嚷嚷着:“把夏月仙给老子叫出来!”
唐管事捂着脸子,笑像哭似的:“军爷,对不住,夏老板正在台上扮戏呢……”
“那就把他抓起来再说,我们是奉命来的,抓不着人就把园子砸喽!”
“各位爷高抬贵手,里面坐的观众都是花钱买票来看戏的,不让唱了可不好收场哇!”唐玉宗急了,高声说道。
“什么唱不唱的,我们抓的是人,管你们怎么收场!”军官不耐烦了,挥一挥手,“娘的×,先把他捆起来!”五六个警卫兵一拥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