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解,这个被后人称为“纸上谈兵”的赵括。为何会得到秦军的敬佩?

    赵括的声音缓慢而低沉:“长平之战,前后耗时三年,赵国参战四十五万人。秦国参战五十万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那个时候,赵国是唯一一个有实力与秦国抗衡的大国。赵国的落败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秦军前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人。成为战国形势的转折点!”

    我点点头,对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我也知道不少,战国七雄里面。赵国的综合国力是能够跟秦国抗衡的,赵国也有统一华夏的能力。

    赵括继续说道:“其实长平大战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略xìng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人正是所谓的四大名将之一的上将军廉颇!战国时代。由于赵国的战略环境和地理环境所决定,赵国的军队擅长的是野战或者说擅长进攻,最差的就是防守作战,赵国最厉害的就是战场突击力量,比如弓箭兵、轻步兵、骑兵等,所以才在对匈奴和胡人中屡建奇功。

    秦国最擅长的是什么呢?是步兵和防守!尤其在对垒中后期,秦军逐渐找到了对付赵军的骑兵的方法后,即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赵军已经说彻底的丧失了战场中唯一的一点优势。

    而,长平大战一开始,由于数战不利,赵军统帅廉颇就主动坚守,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谁也没预料到,秦军是王八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干就是14个月,长平大战的xìng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双方有意识的战略决战和战略消耗战,可以说赵军犯下了第二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当时就是业余战略家也知道,赵国的战争潜力远远要低于秦国,由战役演变为战略决战就已经输了一半,可是赵国的政治集群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换而言之,赵国应该主动割地求和,以图保住赵国最珍贵的物资资源、人力资源和精锐的部队,才是上策,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人想到这一点。这就是赵国犯下的第三个战略xìng错误,可以肯定的说赵国已经输定了。

    由于物资、军队的大规模消耗和对垒,使赵国政治集群的心灵很脆弱,用我替代丧失斗志的廉颇的时候,最佳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双方的对垒阵式已经完全形成,赵国是必输无疑了,只是看输多少和输多大而已了。

    加上临阵换将,新统帅上任后又要二到三个月磨合才能形成战斗力,一则赵国国力基本耗尽,二则秦军又不是傻子怎会让赵军有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