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秦国,一个僻静的小山村,这里四面环山,山坡阳面零零散散的居住着十余户人,总人口不足一百,山脚下一条小溪终年流淌不休。

    小山村盛产木瓜,故而被称做木瓜山。民风淳朴,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因多山地,故而粮秣产量不高,农耕也仅够果脯之用。

    一入山村,黄土修葺的小路旁,有着一块较为宽阔的院落,耸立着两间破旧的窑洞,院落内数只土鸡来时走时停,似在寻找吃食。

    沿着院墙一面的土坡上,顽强的生长着几棵木瓜树,炎热的夏季,阳关洒落,幼儿拳头大小的木瓜打蜡着脑袋昏昏欲睡。土坡下,院墙上几根简陋的树木,悬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子。

    此刻的院落炊烟袅袅,一名农妇正在院内简陋的灶台旁忙碌着,院落中央一张有些发暗的榆木方桌,围坐的两道人影,其旁仍有一名农夫向落座二人憨厚的笑着,不时的加点茶水。

    距离三人不远处,一名三岁孩童正手执一根细长的木棍,左右挥舞,口中喃喃自语,其脚步蹒跚,一颠一颠的追逐着一只大黄狗满院子跑。

    这孩童,正是幼年的难辰,而那名农妇则是其母殷芳,至于方桌前那名农夫自是其父难德。

    方桌一侧盘坐一名老者,白须尖牙正颇为艰难的发出沙哑之音。

    “难辰诞生之日,天降星辰大雨、电闪雷鸣、星石坠落,故而为其取名难辰”。

    “此子最是勤快,每逢下雪天,每每一早醒来,便独自拿着扫把清扫积雪,冻的小脸煞白”。

    ……

    “难辰一岁时,便喜好舞枪弄棒,总是跟在晚辈后面,学练拳法,如今也算照葫芦画瓢,有模有样”。

    这白须尖牙的老者,乃是小山村的村长,难辰的外公,是村里唯一的一名武者,修为三级武徒。

    其每说一句话,都似耗尽了全身力气,总要间隔一段时间。而其年过七旬,却对着方桌正位那名中年道士自称晚辈,着实有些滑稽。

    听到自家岳父将难辰的一些事情缓缓道出,看着正位那名身形瘦弱,却穿着宽大道袍,手执蒲扇的茅山道士,似觉得其岳父也已经说完。

    “是啊,小辰最知恩了,每次在山上捡到野果,都会第一个拿回来孝敬村中老人”,其父小心翼翼的补充道。

    憨厚朴实的村人,讲到此处却也再无话可说,正在此时,难辰母亲却是端着几道小菜走了过来,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招呼道士吃饭。

    眨眼间,一桌简陋但对村人而言足以称得上奢华的农家饭,在老村长和难德陪同下,一壶自酿的杂粮酒下肚,茅山道士对农妇的手艺赞不绝口,就着小菜,每每一饮而尽,难辰外公适时谈上几句,气氛倒也融洽,唯独难辰的父亲战战兢兢。

    酒席期间,三岁的难辰并不知道,这茅山道士时不时的瞥向自己,而三人视线望去,只见走路不稳的难辰,手中的细长木棍舞的是呼呼作响。

    酒足饭饱之后,茅山道士将难辰唤作桌前,伸手在其额头一点,略一思索,随即不知从何处掏出一本发黄破旧的木简。难辰懵懂的接过,只见木简一面上印刻着三个方圆大字,而木简内则是一道人影,赤手空拳的摆出各种造型,让小难辰爱不释手。

    当日,在难辰外公和父亲的恭送下,茅山道士这才身形几个闪烁的不见踪影,二人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目中的满足,这才匆匆返回。

    院落中,独自一人盘坐在方桌最末位的难辰母亲见二人回来,一副担忧之色道:“成了吗”?

    见二人默默点头,三人皆是大呼一口气,似乎放下了心中一块石头。

    此时的难辰,早已蹲伏一旁,照着木简上的人影,比划着小拳头,露出一副痴迷状。

    这是难辰幼年发生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