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9日
09:30
“我们都知道,在二十世纪末,科学界对物种灭绝的问题出现了很浓厚的兴趣。”乔敏贤站在讲台上,双手撑住讲桌两侧说道:“虽然物种灭绝并不是个十分新鲜的话题。”
乔敏贤今年三十一岁,在当今科学界几乎是个无人不知的人物。自从他二十九岁那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论文《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和《a干涉(ai)技术》后一举成名,前途一片明亮。在学界内,乔敏贤以对细节问题强烈的重视和看待问题带有悲观倾向而闻名,他在当年十一月份的一份报告“技术的过度使用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中典型的反映了他的思想。
“早在一七八六年,也就是在达尔文提出进化伦的四分之三个世纪前,拜伦-居唯叶就告诉人们,有的物种正在灭绝。但在当时,物种灭绝的问题被普遍认为没有多大意义,它就像是一节用光了电的电池,已经达不到目的了,物种的灭绝只是不适者灭亡而已。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才开始以新的角度来看待物种灭绝的问题,因为人类开始意识到,人类自己本身的数量太多了,人类砍伐热带雨林,污染空气和水源,甚至正在改变着全球的气候,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物种正在灭绝。也许它们的灭绝是注定的,但人类的这些行为使得它们灭绝的速度在无形中加快了许多。我们知道那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乔敏贤并不喜欢有人在他讲学的时候打断他的话,但既然有人举手示意,他不能视而不见,这不符合他的性格。
“乔博士。”教室后面的一个男学生站起来说道:“为什么不谈谈恐龙灭绝的问题?”
“当然,谈到物种灭绝就不能不谈一谈恐龙灭绝的问题。我们得感谢《侏罗纪公园》这部,它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引了人们的关注,使得更多非研究领域的公众开始对恐龙的灭绝感兴趣。事实上,关于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有好几种版本,我只拣其中比较出名的来谈谈。”
乔敏贤笑了笑继续说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认为所有的恐龙都是大约在六千五百万年之前白垩纪末期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绝迹的。人们对恐龙绝迹的速度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其速度之快是近乎灾难性的,而另一些则认为恐龙是在一万至一千万年之间逐渐绝迹的。一九八零年,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斯和他的三位合作者发现从白垩纪末到第三纪初的岩石中铱元素含量很高,因为地球的铱十分稀少,而小行星上却相当的多,于是阿尔瓦雷斯他们由此推断,当时有一颗直径数英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的碎片和尘埃遮天闭日,中断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死亡,从而结束了恐龙统治地球的时代。这一富有戏剧色彩的理论引起了新闻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兴趣。但事实上,我们无法证明这个推论是正确的,地球上总共有五次小行星撞击地球跟物种灭亡的时间相吻合,依阿华洲的曼森陨坑是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生成的,这个时间与恐龙灭绝的时间基本一致,但我们并不认为它就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凶手。原因很简单,它太小了。而尤卡坦半岛的梅里达陨坑似乎能够为这一理论作证,但事实上,当涉及到洞状坑穴的环行结构以及海洋浮游生物死亡率的问题上,现在还有很大的分歧。”
“另外比较有名的就是研究混沌理论,也就是现在熟知的非线性数学c复杂性理论的学者们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看法了。”乔敏贤顿了顿:“混沌理论的研究学者们都相信在世界的复杂性背后有一个内在的秩序,这个秩序曾一度使科学家们感到困惑,他们相信混沌理论能够为这一秩序作出合理的诠释。他们认为恐龙并不是因为外在的原因而灭亡的,或者说虽然外部条件的变化会对其自身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恐龙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行为问题而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