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得起来,而且是从自己的灵魂深处闪耀出来的人物?每个人心里都有太阳,只是要让它发光。而有时一个好的导演,可以发现一个演员心中的太阳,并让它发光。这不是知己又是什么呢?
林忆第一次见最后出演玉娇龙的康敏时,就发现“她的眼睛里有一种杀伤力”,于是便定下这个演员。影片里面李慕白讲她的种种话语,分明可以说就是在讲康敏本人。李慕白这样讲玉矫龙:你天份很好,但剑法错乱,需要重理,重新引入正途。“这个女孩若无人引导,将来只怕要变成一条毒龙”。而碧眼狐狸则不断地对她说:人生在世,还不就是图个痛快?林忆是正人君子,他认为要达到更高的人生境地,终究只有正途可循。
影片的武打,也是风格独具又精益求精,几乎每场打斗都有追求不同的美学和意境,而又都可以完美呈现。俞秀莲与玉娇龙的城楼追逐,轻灵神秘,宛如梦境。玉娇龙与罗小虎在马上的大漠追斗,犹如旧小说中的意味,再现于银幕。俞秀莲与玉娇龙庭院中的较量,各种兵器轮番上阵,每件兵器都拍出了自己的灵魂气质所在,同时,又是将京剧意味与优雅的国术味道相结合。竹林斗剑一场,如玉蝴蝶飞越碧海,仿佛世外仙境,有不在人间之感。
在武戏的处理中,林忆的确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各个武打场面虚实并重,既重意境又重实感。俞秀莲夜追宝剑、围剿碧眼狐狸、俞秀莲大战玉蛟龙、李慕白竹林战玉蛟龙,或重速度、或重狠斗、或重变化、或重意境,几个重头场面各有侧重,各有精彩。比华夏电影以往的武侠片有了很大的突破,绝对能够满足武侠片影迷的视觉要求。
文戏注重文学性,把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结合为一体,把本来只利用故事性制造冲突的武侠旧框架一改成为依靠性格制造冲突的新武侠体例,这不能不说是个突破。在前几年,华夏电影武侠电影盛行的时候,大部分影片仍旧是老式的武侠“故事”模式,经林忆之手,这部影片成为真正“允文允武”的武侠电影。林忆在这个“文学性”的武侠故事里,体现的是对武侠世界里“人”的关注。
李慕白在闭关修道的时候,曾经感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并没有所谓“得道”的喜悦,其实他已经“得道”了。他得的“道”,就是对天理人伦的洞悉体察。这是作为宗教的“道”,也是作为武学的“道”。对于人来说,这就是命运。李慕白在彼时彼刻,就预感到自己的悲剧,这也是每个人的悲剧。影片中的人物莫不是如此悲剧收场,李慕白师徒如此,俞秀莲也是如此;娇纵傲气的玉娇龙是如此,洒脱豪气的罗小虎也是如此;碧眼狐狸如此,长途追捕她的捕头也是如此。这就是生而为人的悲哀,这就是不断上演的人间悲剧。说得小了,武林中人莫不如此,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得大了,所有人都是如此,都为命运所束缚,所谓“苍天无眼,造物弄人”。林忆整部《卧虎藏龙》都在讲“束缚”,有的是人为的,有的是自己无法超越的,更多的是命运的悲剧。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