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红色家族的娱乐传奇最新章节!
玉娇龙有强烈的感性、灵性及觉性,与俞秀莲完全相反。玉娇龙不喜欢跟随传统,她不希望自己像一般女性到了一个年纪就走入家庭。她不要物性,也不要理性,她有她自成一套的理,这个理是「心」的理,与禅宗所讲的「直心」很接近,直接穿透人心,完全体会真正的理,不用想就知道了。她从小练功,练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这样的训练过程里,她的生命境界也跟着提升。玉娇龙的感性和悟性部分很早就出现,十几岁时她就觉得自己的功夫超越师父,周遭没有人比她更强,但她知道事实一定不是那样,所以觉得失落。她开始寻找人生的方向,可是怎么找都找不到,因而感到惶恐。直到李慕白出现,她感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看到一个方向,也遇到一个真正让她动心的人。玉娇龙展现禅的境界,一方面好像很恶,可是在恶的背后是最高的善,最深的情,最美的爱,也就是毒龙变真龙,真心、自性和道都完全呈现。玉娇龙从李慕白身上看到「道」,看到「情」,也看到「真心」。最后由于完全体会李慕白的种种,所以从山上跳下山谷,去圆她的生命。
玉娇龙的「娇」是有问题的,「娇」龙如何变「道」龙,就必须舍己成仁。李慕白对玉娇龙传道时说,「不应不辩,舍己从人,我顺人顺」。如何达此境界,必须放得下,照见五蕴皆空,便所有龙虎都不见了,生命的光华出现,生命就完成了。这时「生」可恋,也可不恋,就看当时的情境如何。在玉娇龙的情境里,因为李慕白死了,所以她跳下去,跳下去不代表死,而是完成的意思。当然,在现实人生中,生命完成之后,可能有更多事情要去做,不一定要跳下去。李慕白出关打坐时看到光,他觉得没有得道,没有喜悦,反而是一种悲怜的状况,他得不到「道」,可是他将「道」传给玉娇龙,玉娇龙虽死犹生。李慕白这个角色说明了修道之不足,也就是修行人有他的问题所在。虽然有问题,但最后用生命去完成那不足的部份,达到舍己从人,也同时成就了成仁取义的浩然正气心。
李慕白武功盖世,在江湖上地位显赫,追求超脱,全心摆脱世俗牵挂,是两女之间的关键人物。李慕白一开始便给人一种忧郁阴暗的性格形象。还记得他对俞秀莲所说,他在闭关时虽然曾到达一种似乎连他师父也未曾抵达的境界,然而却被一股巨大的忧伤所包围,浮现太多未了的心事。其实人人都明白,李慕白的心事最终是指向对俞秀莲的感情,然而李慕白却以师仇未报的「正当性」来压抑心中那份可能违反「侠义精神」的情感(由于孟思昭是俞秀莲的亡夫,又曾因解救李慕白而牺牲生命,在道义上李慕白自觉不能与俞秀莲在一起)。电影透过李慕白这个角色,在「道德」与「情感」的冲突中暗示了整体悲剧框架的一面,也暗示了「死亡」在纠缠的人物情感世界所必然指向的关键性出口。然而,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李慕白的角色正是心理学上「趋避冲突」的武侠原型:如果说武侠力量背后所蕴涵的深层潜意识放在情爱上而言正是某种「求爱」与「示爱」的表现,那么武侠世界的自由狂野与侠义原则其实正是李慕白心中情感的具体化身;而李慕白的情感世界也正是武侠风格的内在化。「武侠」是看得见的「情感」;「情感」则是看不见的「武侠」。「侠义」与「情感」的对比张力,可以在李慕白身上看到了最初的见证。
罗小虎的角色似乎象征着对李慕白性格的反动。罗小虎在新疆的大漠中号称「半天云」给人狂放不羁的性格形象,有点类似武侠的世界中自霸一方的「寨主」或「大盗」;但是他对玉娇龙的情感却是近乎君子式的坦率与直接[还记得玉娇龙洗澡时,罗小虎要她听他的歌唱声来判断远近;之后的缠绵画面也是异域浪漫式爱情所必然发展的结果]。如果罗小虎对待女性的方式是暴力强迫式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