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8/9)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导员申请二级助学金。辅导员说这样对你是不公平的,他说还有比我更困难的同学,我作为班长应该带这个头。一般来说新生刚入学时,辅导员要在班上选一名素质好的同学做班长,来负责班里的各项事务性的工作,等到一两个月后同学之间相互熟悉了,再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选举班委会,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既能保证素质,又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他们这一届学生是改革招生制度,在全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通过录取的大学生。也就是在1977年的10月,正式颁布了关于改革招生制度,结束闹运动以来推荐上大学的招生办法,恢复闹运动前的高考制度。由于通知时间比较晚,各地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于是,全国统一在12月份进行了,次年1月份开始录取,于1978年2c3月份全国改革招生制度后的第一批大中专学生陆续入学。因此,在4月份举行的海大春季运动会时,李跃进还是一个临时班长。由于李跃进从上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班长,再加上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加入了中国,所以辅导员通过看学生的档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李跃进做临时班长,尽管班上还有几名同学也是党员。

    张洁对李跃进的好感从入学时就开始了。她从他的为人处世c工作作风以及行为举止感到,这个人是一个有主见有能力的人,是一个可以让人信赖c让人依靠的人。进入成年的女孩子,往往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从潜意识中不由自主进行假设,假如将来我要找这样一个对象会怎样呢,和这样的男人生活一辈子会怎样呢,他适合我吗?这样的想法在她的脑海里一闪就很快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她自觉不自觉地有点羞怯,有些慌乱不知所措,心总是像小兔一样怦怦跳上几下,心情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快乐。接着,她转念又一想,人家会喜欢我吗?她有时候甚至打着比方,总觉得他那宽阔的肩膀,健康的体魄和那冷硬的面孔对她是一种吸引,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少女青春期一种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恋。她记得上高中那会儿,也许是因为学习紧张,她并没有这种想法和意念,只是一心一意地读书。尽管有的男孩子在她的课本里夹纸条,约她去看,但她都以不予理睬的方式回避他们。甚至有的男孩子放学后在马路边上等他,约她星期天去逛公园,她都以家中有事推辞了。上大学以后,她开始有意无意地注意起了男生,倒不如说是对李跃进模模糊糊地产生了兴趣,班里的男同学来自天南地北,全国各地,可她为什么单单注意到他呢?对,他是班长,抛头露面的机会多,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时候她是这样想的。这次她突然晕倒在比赛场上,一下子让她内心世界朦朦胧胧的那份情感,变得清晰起来,她突然觉得李跃进像她的父亲那样刚毅而有智慧,沉着而不乏憨厚。她隐隐约约地感到,李跃进就是她要找的那个人,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但李跃进并没有这种想法,他好像只是本能的在履行一个班长的责任。他从辅导员那里知道了一些关于张洁的家庭背景,一个在抗日战争中冲杀出来的老革命父亲,一个来自异国他乡大洋彼岸美国的母亲,这样一个高干家庭的独生女儿,和自己从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乡村走出来的穷小子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他根本连想都不敢想跟张洁会产生什么男女伴侣关系。尽管他很喜欢张洁,喜欢她那苗条的身材,喜欢她矜持而又柔美的气质,还有她那柔软浓密的头发和白净的面颊。这仅仅是一种喜欢,但不可能上升到爱慕之情,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他是庄稼地里的蛤蟆,人家张洁是天上的白天鹅,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张洁却通过这次突然的变故开始爱上了李跃进。她躺在医院的病房里,每天她都盼望着李跃进和刘送饭来,她知道李跃进吃的多,家庭并不富裕,她让郭佳把她的饭票从宿舍里拿来,并给郭佳钱让郭佳又买了几十块钱的钱票,全部交给了李跃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