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百余年前的事情了,当初的一场胜仗,也更奠定了三国相互制约的鼎立局势。
可以说楚景帝长子也是凭借这一场胜仗在朝中威望大增,才轻而易举地就在景帝西去之后没有任何悬念地登基为帝——楚德帝。在昭楚的历史上也是以为数一数二的明君,重用贤人,注重农耕,兼济百姓,为楚武帝南伐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因此大兴兵力的楚武帝南伐之时也轻松地就取得南锦的大片土地,这才在三国之中土地面积最大。不过若说国力,却是大周这个在鱼米之乡的国家最为强盛,百姓富足。
而在楚武帝大肆动用国家财力来补充军饷招兵买马之后,昭楚也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出过有才能的君主,历任君主都是碌碌无为平庸而已。
皇位的更替速度也越来越快,也再也没有出过像楚武帝一人独断朝政五十余年的时候。
所以梨园宫宴也是为那些守边将领摆的一桌犒劳宴席,但这几十年来昭楚朝政越来越昏暗,靡靡之风盛行,于是这梨园宴席逐渐变成了相亲宴。京中贵女贵家公子无不想尽力寻求一个好的配偶,或是为家族的利益,或是为自身的打算。
而现在,更是姜家伸出手来搅乱朝政。
对了,自从老太爷死后,琉璃的大伯李承风好像也察觉到了什么,渐渐地与杨家交好而疏远了藩王张岳阳,要知道杨家是绝对的姜家的附庸,两家儿女联姻不少。所以这几年来李家也是在朝堂之上相安无事。
琉璃缓步随着老夫人的脚步走进宫中,钱氏和赵氏伴随在老夫人左右。老夫人早已过花甲之年,但是身体健硕,脚步稳健,后面的人也需要紧跟着才能不掉队。所以李琉玲对于这个姐姐优雅缓慢地行走却能够跟上老夫人的步伐感到迷惑不已,明明自己都差点用跑的了好不好!
自从琉璃敢于那么直接那话堵老夫人之后,李琉玲对于琉璃的崇拜可是蹭蹭蹭地往上爬。
算命先生曾今为李琉玲算过命,说她命中有劫,须在年幼只是在寺庙或庵中居住一段时日。因此李琉玲四岁到十二岁这段年纪都是在北寺附近的挽月庵里度过的,性子可以说是直爽和单纯地很,比她一直跟随在母亲身边的要心思直率地多。
就比如说现在的李琉瑶,目光扫视着皇宫之中的富丽堂皇,满满地都是羡艳和淡淡的嫉妒,早已是被染过了的纸张,不再是单纯的白色,而是满载浑浊与不堪的各色颜料。
琉璃能够注意到李琉玲时不时瞧向她的目光,并未多看多想,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小丫头和李琉瑶一样对于自己充满了敌意。毕竟李琉瑶眼中的敌意可是清晰易见,琉璃在见到她的的一瞬间就看地分明。不过这一次琉璃可是感觉错了,李琉玲的性子还是很不错的,也打心底喜欢她这个大姐姐,她觉得琉璃身上有一种让人莫名想要亲近的性子,不像一般矫揉造作,琉璃身上的气质很是让人舒服。
花霎如若是听到了李琉玲的内心独白,肯定是大笑三声接着拍她肩膀以示鼓励,并大赞其有眼光。毕竟在花霎眼中,她的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存在。
梨园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已经到来,大人谈笑风生,年轻一辈也在群聚而喧。也有一些少年男女在交谈,此时似乎并没有什么避讳。
梨园装饰可谓精致。昭楚本是黄沙散漫的地带,大片的国土都是贫瘠土壤,所以国力一直都不强盛。知道近百年来大肆南侵,才获取了部分较为肥沃的土壤。但也正是略带黄土气息的文化,使得昭楚的民风较为粗犷,一些建筑风格也都是带着不拘小节的大气磅礴。宫殿巍峨高耸,完全没有南锦的小巧玲珑之态。梨园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蜿蜒曲折,有一眼望不尽的感觉,就像在崇山峻岭之中看不见整个山峦的样貌一般。完美地融合了大周所特有的淡雅之色,却没有丢失自己本来的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