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

    第二c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c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韵扬扬悠悠,俨若行云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c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c慢拂”作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洑微沤。”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八c九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

    尾声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

    伴随这九段的曲子,歌女们翩翩起舞尽情的演绎开来,将整个曲子展现的淋漓尽致,既给人以听的享受又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才叫所谓的“声色并茂”,这歌舞演奏在宫廷那是再常见不过的事了,但对于那些朝廷以外的人来讲能见到如此场面实属不易,就是洛阳的那些大户们也是头一遭看到这样的胜景,真是应了那句话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闻”啊!朝廷的乐曲流落到了民间,这就叫“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优美的舞姿配上绝妙的音乐,简直让这些没见过的人可是打开了眼界,朝中大臣以及皇亲国戚们对这些舞曲再司空见惯不过了,就像是自己吃的家常菜,没什么感觉。可对于那些平常的百姓来讲,这些歌舞的意义非同凡响,也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胜景”,当然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关羽特意安排展现给他们看的,布衣出身的领袖到什么时候都想着这些百姓,这就是他一个布衣领袖的情怀,从来没有阶级观念,即便是担当了这么大的角色,他的内心仍然泯灭不了那种最初的朴素的情怀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