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辰逸站在秦始皇陵墓前,放眼望去,山一般的陵墓耸立在天地之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没有皇后墓。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非常罕见!

    蓝天白云下的秦始皇陵总使人感到无限的孤独。“妃嫔滕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辰逸至今还记得唐朝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后宫女子生活的句子。

    秦始皇灭六国后收罗了六国王宫中的美女上万人做为自己的战利品。如花美眷对于他来说唾手可得,但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后何以落得如此孤寡一人?

    秦始皇的父祖先人都是帝后合葬,夫唱妇随,合人性,合天地阴阳,合历来秦国祖制。为何到了秦始皇,没有了始皇后?就连他后宫中所有女人的消息突然销声匿迹。

    那些曾经真真实实的生活在秦始皇身边的女人们为何没有一人在史书上留下姓名,渺无芳踪?是什么原因让历史抹去了她们的身影?

    秦始皇欲传帝国于万世,但他为什么至死不册立太子。以至于最小的儿子胡亥杀兄夺位,最后又诛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

    文献记载秦始皇陵墓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又做何解释?

    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利用现代高科技测出秦始皇陵墓地宫深度为五百米到一千五百米。这一数据以现代的人看来也近乎天方夜谭,两千多年以前的秦始皇是怎么办到的?

    辰逸痴痴地站在秦始皇陵墓前,脑海中闪过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好在这些疑问不用过多久就会有答案了,这也是辰逸这次来秦陵的目的。

    公元二零三零年十月一日,共和国国家级考古工程一一发掘秦始皇陵正式启动。这次工程被命名为“寻龙一号”因为秦始皇被后人尊称为“祖龙”。

    ‘寻龙一号’工程的总指挥就是辰逸的爷爷辰向东,一百一十多岁的国宝级考古专家。辰向东是共和国最权威的考古专家之一,曾多次主持过帝王陵墓的发掘工作,这也是辰逸在社科院考古学研究生刚毕业就能参加如此高级别的考古工程的原因之一。

    辰逸出生于一个考古世家,他的爷爷辰向东当年曾拟定‘寻龙一号’向太祖申请发掘秦始皇陵。但由于当时国家刚建立,百废待兴,财力有限,以及受当时科技条件的限制。太祖考虑再三后没有批准辰向东的申请。

    太祖回复辰向东说等以后国家有了充足的财力支援,有足够的能力安全进入秦始皇陵,有了有效的技术保护好陵墓内的稀世珍宝时,再批准发掘。

    这一等就是一甲子,而揭开秦始皇陵墓的秘密也被推迟了一甲子,更重要的是揭开辰逸家族秘密的机会也被推迟了一甲子。

    历史的轮回之数就是一甲子,这是巧合么?

    辰逸家族一直流传下来一条祖训,辰氏男丁出生之时身上有葫芦状青色胎记的必须从事考古职业,否则就会被逐出辰氏家族,后代也不得再入族谱。从事此职业的人都会被秘传有一套考古时的密传咒语。

    当然,考古这只是共和国时期的称呼,建国前更多的人称此职业为盗墓。

    辰逸最感兴趣的职业其实是建筑,后迫于族规和家法还有爷爷一遍又一遍地灌输秦始皇的秘密和秦始皇陵墓的秘密。并且向辰逸承诺将来一定带辰逸发掘秦始皇陵。威逼利诱下辰逸大学专业才选择了考古学,辅修建筑。

    辰逸身上的青色胎记在小腿部,像是个葫芦形状,大拇指大小。辰逸出生时爷爷非常高兴,说终于找到传人了,因为辰逸父辈五人身上皆无此胎记。爷爷说辰逸青色胎记内有一莲形图案,说这是天意。但辰逸长大后怎么也看不出那里有什么莲形图案,只看到莲形图案中间有一团青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