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又有好消息到了,我刚要张口发问,燕叔把食指贴到嘴唇上做出一个不要出生的姿势,我心领神会,把脑袋靠了上去。
“有什么好消息么?”,我压低了声音问。
“有,李文昌父子来了”,燕叔轻声回答。
“就是那个秃子和那个矬子?”
“对,就是前几天遇到的秃子和矬子”
“我看他俩像是一对儿扫把星似的,这回来这儿不是来向我岳父来告状的吧”
“不是这事儿”
“您亲眼所见?”
“算不上亲眼所见,但是亲耳所听”
“怎么个说法?”
“我刚才揭开房顶上的瓦偷着听的”
“既然不是告状,那他们是为了何事而来的呢?”
“盗墓”
“谁的墓?”
“平西王吴三桂”
第六十四章谈判(一)
燕叔正与我在屋内密谈之时,忽有下人敲门来报,燕叔一个眼色,众人赶快从床上散了去,该躺的躺,该卧的卧,全都摆出了一副悠闲自在的姿势。待全部准备完毕,独孤璞轻咳一声允下人进屋禀告,下人进屋先是深鞠一躬,言方老爷子在前跨院儿正厅设宴款待。几个人互碰了一个眼神,应承并遣退了下人,借着清理内务的间隙继续商讨对策。
“老邓,你觉得这顿饭里面是不是暗藏了什么玄机?”,独孤璞压低了声音与燕叔说。
“我看差不多,吴三桂生前在云南富甲一方,肯定囤积了不少的金银财宝,而且他在汉人的眼中是一个十恶不赦的jiān臣佞子,眼下革命党闹起义正是缺钱的时候,我觉得按方唯清和革命党的关系,他很有可能会赞同这笔生意”,燕叔静静地说。
“那你的意见又如何呢?”,独孤璞继续问道。
“我没什么意见,吴三桂的确是一个吃里爬外的败类,我挖他陵墓也不会心存愧疚,我担心的只有两件事”
“哪两件事呢?”
“吴三桂贵为藩王,他的势力范围还是与南洋毗邻的云南地区,按理说其陵墓内部必然会有大量的西洋机关和蛊dú降头等恶dú的埋伏,进入他的寝陵的难度很大,甚至不亚于帝王的墓地,入墓人的身家安全得不到保证,这是其一;第二点呢,我分析:李文昌父子绝非善类,孙黄二人此刻又正是急需银子补充的时期,如果我盗墓成功了,从里面带出了大量的珠宝和冥器,这些人在财产的分配上肯定会出现争斗,我入墓是有原则的,那大头一定要分给老百姓,依照他们几人的个xìng来讲,恐怕把我当qiāng使可能xìng更大”。
闻听此言,众人不禁点头赞叹燕叔的深思熟虑,我也在心中暗暗佩服他的处事老道。
“那如果他们要拉你入伙的话,你要怎么应答呢?”,独孤璞继续发问。
“那我就选择入伙,不过在行动之前有些话得摆在前头,不管方唯清和孙黄二公他们要如何分配所得,老百姓的那一份都是铁定不能染指的,我估摸了一下,李文昌父子绝不是什么好鸟,他们既然肯来掺合,就说明他们手中必定掌握着比较详细的内情,以这些条件为要挟,我保守地估计了一下:他们至少要分得两成的红利才肯罢休;方唯清和孙黄二公倒是贤人君子,不过此时正是革命党用钱的时候,而且云南整个全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此外我入墓的军火需求也要靠他们支持,没有五成的利润恐怕填不饱他们的肚子,其余就只有三成了,这三成如果不受到盘剥的话,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这么说你是倾向于去盗墓了?”
“没错,刚才我把事情的成破厉害考虑了个遍,我们现在还是要依靠方唯清,如果我不给他带来巨额的利益,我们有什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