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由www.16sy.com【祢若不惜】整理上传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利,请麻烦通知我及时删除,谢谢!
-------------------------------------------------------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16sy.com---【rm378】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关东异志》 作者:刘明伟
第一卷《参国奇谈》
第一章 - 关东
关东,原指山海关以外的中国疆土。后泛指“辽、吉、黑”东北三省,有时亦包括内蒙,合称“东北四省”。
东北地广人稀,山峦江河众多,自然资源丰厚,是契丹、鲜卑、突厥、女真、蒙古各族的发祥和聚居之地。这些民族多喜游猎,善骑shè,因与中原各部族摩擦不断,故常被传统文化所排斥,冠以“夷蛮”之名。令身居关内之人鲜有知闻,东北二字愈显神秘。
自夏朝大禹治水时,东北就作为一个方位被扩入中华版图。《尚书禹贡》有言:“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九州中的冀州和青州就已涵盖辽宁的部分地区,这也是有文字起,东北第一次被载入典籍。后《尚书尧典》又拆九州为十二州,新增的幽州营州更以辽河为界细化为辽东和辽西。不过此十二州并未包括今天的吉林和黑龙江,仅以“东北”代称辽宁。
古时人口财力有限,直至春秋时,尚未有国在东北建制设郡,仅以少数民族朝贡来确认简单的隶属关系。据《史记五帝本记》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又名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于长白山脚下。《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山意为神仙山,即今天的长白山。及至周时,孔子曾亲眼见过肃慎的贡品“矢石”,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字发(hù)音,矢就是以长白山区的木制作的箭杆;而石就是用松花江坚硬的石头磨制的箭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一群隼鸟飞过陈国宫廷上空,其中一只受伤落入庭院,伤口形状凶恶,箭头穿过隼鸟并有一尺外露。陈惠公惊其威力而四处询问,恰逢鲁国司寇孔丘周游列国。陈惠公知孔子通晓天下学识便派人请教,孔子回复说:“这群鸟从很远的地方飞来,鸟身上的叫做“矢”,为肃慎国所造。过去周灭殷时,国势强大,四方的属国都来给周进贡。武王为彰显周之美德,曾把矢赐予众诸侯国以示天恩,作为十二诸侯之一的陈国也一定会有矢石。”不出孔子所料,陈惠公果然在金库中找到此物,方知道原来很早以前,东北就有会制造矢石的肃慎人。
战国之后,东北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xìng改变。位于北方的燕国,为防御劲敌东胡的侵扰,从燕昭王执政时开始修建长城,几乎把今辽宁全境包括,并设立郡县以辖其地。《史记燕世家》记载甚明: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以上五地分别为今河北宣化、北京密云、辽宁凌源、辽宁北镇以西和辽宁北镇以东,这是有史以来,中央集权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
后秦嬴政统一六国,仍把防御北方胡人当作首要任务。令蒙恬扶苏督军30万并携劳力百万续接燕赵长城,使之与秦长城一体,更加以延伸。《史记蒙恬列传》有文可证:“因地形,用险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