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意,把鹦儿也拽进了铺子,伙计一看有客到,自然热情的招呼:“这位小姐要选书么,我们墨香阁远近闻名,什么书都有。”
“有关于药理和名医著作方面的书么?”姚可心询问。
“您往这边走。”伙计把她带到右首,第二排架子旁边:“好象放在这里。”
站在柜子边,姚可心盯着一排一排的书,眼里发光,也不理鹦儿和伙计,直扎进书堆里,东翻西看。姚可心自小跟在爷爷跟前学习医术,一些古藉医书上的繁体字全认识,而且也练过毛笔字,习得一手秀丽的小楷,在家的里候,经常爷爷口授,她来给病人开药方。
伙计见她找书,又看到有人上门,就笑着过去招呼新的客人。
姚可心从书堆里,还真翻到了两本关于医术的书,她如饥似渴的捧着医书,一页一页翻得入神,鹦儿站在旁边,看小姐这举动,无奈的摊着手,小姐如此的痴迷,早把她这个大活人忘了,又想起,临出来之前,小姐交给她20两银票,叫她换成散碎的银两,以备不时之用。记起附近有个钱庄,就和姚可心说要去钱庄换钱,姚可心嗯了一声,继续埋头在书本里,随便向她招了招手,让她只管自己去。
同一时间,对面一家繁华的酒楼前,一辆马车停了下来,车夫拉好马的缰绳,一个短衣窄袖十四五岁的少年,利落的从车上跳下来,走到蓝色的车棚前,伸手把马车的布帘掀开,一位身着雪青色长衫的公子,从车里走了下来,挺拔的身材,站直之后显得更加修长,腰间系了一条绣满云纹的锦带,锦带正面的位置,嵌着一个剔透的青玉扣,乌木一样的黑发束在脑后,清瘦的面庞,高挺的鼻梁,薄薄的嘴唇紧抿着,显得疏离,一双狭长的凤目,眼角微微上挑,眼神清冷而深邃,让人看了,即温文有礼,又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
公子下车后,环顾下四周,无意中瞟到了街对面的铺子,看见书堆处,一个素衣女子眼光流转,手里捧着本书,正读得专注。公子一楞,嘴角微翘,深深的看了一眼,然后,转身带着少年走上酒楼。
姚可心翻完了一遍后,合起了这两本医书,心里想,看来这里的医术水平并不是很高,药材的名称与原来的世界没什么出入,只是个别的药方的内容,针灸穴位等处理手法,与自己曾学到的医术有些不同,看来她还要回去仔细研究一下,姚可心又从书架上找到一本关于药材的《百草集录》,翻了翻,是一本关于药材种类的著作,对她也非常有用处。
见鹦儿去钱庄还没回来,姚可心就又架子那里,看看有什么闲书可翻,让她找到一本游记,记录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特产,这本书对了解这个世界有很大帮助。
她还在翻书,鹦儿回来了,姚可心转身拿起挑好的几本书,交给鹦儿付帐,又看到柜台前矮架上,摆着几大摞切好的白纸,姚可心想买一些回去,方便记录整理药方,上前挑选,又买了一支合用毛笔。
鹦儿拿出鼓鼓的荷包,从里面取出换好的银钱,找伙计付过帐后,抱着一刀纸和笔墨,与姚可心一起走出铺子,从早上出来,逛了许久,已经天到正午,肚子有点饿了,姚可心和鹦儿商量,先找个地方吃饭,等吃完饭,再去西面药材货栈看看。
见对面有个酒楼,两人走了进去,此时正是午饭的时间,里面生意还不错,都快满座了,几个伙计端着盘子,忙碌地为客人上菜,一个伙计看到来了客人,满脸堆笑地迎上来:“客官,您往里面请。”说着侧过身,把她们往里面让。
“伙计,给我们找个清净的地方。”鹦儿和伙计说。
“好,您请这边走。”伙计把她们领到里面,一个靠窗的角落里,伙计用肩头的手巾,掸了掸座位,接着,倒了两杯热水:“您两位吃点什么?”
姚可心坐下后,尽量简短的说:“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