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教堂内十分安静。日军指挥官面对此种情况,反而变得十分谨慎,不敢贸然发起进攻,先派几名日军突前侦察。

    负责侦察的日军迅速穿过广场,没遭到任何抵抗便进入教堂,十分顺利。越是如此,日军指挥官越是担心有埋伏,直到侦察兵搜遍教堂,未发现任何抵抗者,方才率部分兵力进入,主力仍留在教堂外警戒。教堂内到处丢满镇民撤退是留在的物品,显然十分离开得十分匆忙。

    李浩洋本想继续利用教堂牵制日军,但迪森坚决反对,因为教堂时镇上最神圣的地方,被日军侵占实属无奈,此刻绝不能再让教堂受到任何损毁。李浩洋尊重迪森的决定,当即掩护最后一批镇民离开,留下一座空教堂给日军,兵不厌诈。他们从教堂后门撤出,快速绕道撤向北门,中途碰到刚上来亚伦,身边仅剩两个民兵。

    原来他们在撤退途中遇到了亲日分子们的围攻,血战突围,人人带伤,几乎全军覆没。亲日分子由日军扶持的镇长率领,手下都是他的心腹,先前逃出镇外,此刻返回报复。迪森听说日军扶持的镇长返回,担心残酷报复选择留下的镇民,便一路劝说大家离开,可效果甚微。

    日军很快追了上来,直接沿长街冲向北门,试图封锁李浩洋和迪森等人的去路。但李浩洋他们继续朝北门行进,距离一百米是突然转向东面,很快消失在复杂的街巷中。日军奋力追赶,但不熟悉地形,不久便失去追丢了目标,像没头苍蝇般到处盲目搜索。等他们找来亲日分子带路时,李浩洋和迪森等人已经从隐秘的出口立刻圣莱昂镇,火速追赶先前撤离的居民。

    特战小队护送迪森等人追上大部队后,双方同行了一个小时,然后在一条河流边分手,各奔目的地。李浩洋四人要去追赶卢克中尉,目的地是西面的塔尔湖,与迪森等人前往之地不在一个方向上,此刻必须分手了。双方都需要尽快远离圣莱昂镇,因此并未过于依依惜别,互道保重,留下联系方式,然后各自分头行动。

    迪森等人涉水渡河,继续东行,逐渐远去。李浩洋等人沿河行进,不久钻入一片的果树林,暂时休息,使用电台联系卢克中尉。他们虽然知道卢克中尉等人前往塔尔湖,但需要知道具置,不能盲目追赶,白白浪费体力。十分钟后,李浩洋他们联系上卢克中尉,得知他们距离塔尔湖还有二十多里,此刻正在加速赶路,估计太阳落山前就能赶到。

    双方随后约定在塔尔湖南面的腊甲尼附近会合,时间是晚上七点,不见不散。腊甲尼是个塔尔湖的一个地名,是当地的土语,意思为险恶的山石。塔尔湖远古时期就是活火山,现在仍不时喷发,只不过规模已经小了很多。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散步在塔尔湖四周,凝固后形状各异,腊甲尼就是其中最狰狞恐怖的一处,据说很像传说中某种湖怪,嗜血凶残。

    腊甲尼是一大片岩石区的统称,也是游客经常光顾的地点,名声仅次于湖心的火山,地图上有标注。确定地点后,李浩洋等人迅速离开果树林,继续越野而行,一路不停地赶往腊甲尼。他们按照地图上路线行进,有时会绕些远,但方向始终正确,太阳落山前,距离腊甲尼不足十里路了。

    进入塔尔湖范围内,李浩洋变得格外谨慎,因为日军正在重兵围剿游击队,可能随时都会爆发遭遇战。他们天黑前不敢走简易公路,担心被发现,继续越野而行,自然十分辛苦。达尔胡周边林木茂盛,水产品十分丰富,十几个村镇散布其间,多少人以打渔为生。日军重兵包围游击队后,很快便将村镇扫荡一空,切断游击队的补给来源,彻底困死对方。

    周边村镇的青壮年男子几乎都被日军杀光了,年轻女人则被留下来充当战地,集中关押,没日没夜地遭受日军的。日军重兵围困游击队不胜,进退两难,士气低落,只能靠来维持士气,每天都又被糟蹋致死的当地妇女,尸体抛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