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兵者凶也,史书上说你不是打了胜仗吗?何惧,跟定你了。
刘宇皇叔:“刘氏一族自高祖得天下以来就少有以武立功者,皆是祖上庇佑得以封王封侯,尔等外姓皆能为我刘氏江山殚精竭虑,我又岂能无动于衷,臣奏请陛下,就让臣弟跟随陈将军远征西域。”
皇上刘:“众卿心系大汉安危,此乃大汉之幸也,尔等一腔热血若朕不准奏,岂不是寒了大家的心,来人拟旨,封甘延寿为右将军,陈汤为左将军,刘宇为监军.......明日出征西域。”
兵贵神速,第二天早早出发了,本以为几万大军浩浩dàngdàng进发,没想到只有百十来人,皇叔刘宇在想,这样是去打仗,还是去旅游,还是去送死,怎么就这么多人。
刘宇:“陈兄,我们就这么多人吗?还是我们的大军驻扎在城外?”
陈汤:“对,就这么多人,到时候你自然知道,对随从说这是皇叔,大家要看好他,有什么闪失唯你们是问。”
刘宇:“陈兄,低调,低调,不要称我为皇叔,呼我刘兄即可。”
陈汤:“哦,明白皇叔,低调,皇叔目标太大,就称刘兄。”
随从们应了声:“是”。随后一伙人就出发了。
出了长安一路向西,校尉陈汤都就像个导游一样跟刘宇介绍当地的名山大川,风土人情,走了三天,大约五百余里,陈汤校尉指着前方的路对刘宇说:“此去就河西走廊了,当年还是匈奴人的,现如今在我们大汉手里。”
刘宇皇叔:“多亏了冠军侯少年天才,打通河西走廊,建立河西四郡,使我大汉商贾来往西方各国无阻,只可惜天妒英才,早年夭折,令人嗟惜。”
陈汤:“惜哉冠军侯,痛哉冠军侯,恨不能早出几年,随冠军侯一同征战沙场。”
刘宇皇叔:“陈兄此行不也是征战匈奴,为我大汉建功立业,开疆拓土吗?凭将之才,定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役打出几十年的和平,扬大汉威名于塞外,将军的功绩造福大汉百姓,将军之名定能流传千古。”
陈汤:“托刘兄吉言,必能马到功成,为大汉建功立业。”
刘宇皇叔说是去打仗,还不如说是去旅游,还有陈汤校尉做他的导游,一路游来,不亦乐乎,陈汤和刘宇皇叔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喜欢登高望远,每到一些名山都喜欢爬上去,看看风景,以抒胸臆,皇叔刘宇除了喜欢玩,还喜欢吃,时不时又跑去牧民家撸两串羊ròu串。行走半个月,风沙渐多,草木渐稀,过了敦煌郡,出了玉门关,来到一个叫轮台的地方,轮台地处天山南麓,天山融雪灌溉大地,平原、绿洲、农田,一望无尽,生机勃勃,刘宇皇叔跟着陈汤来到一个官府办公的地方,扁上写着《西域都护府》
陈汤对看门的小卒说:“快去通报你们的大人,说长安来的陈汤求见。”
不一会儿就看见一个身材魁梧,高八尺,虎背熊腰大将走出来,此人名叫甘延寿,北地郡郁至县人,出身名门,少年时就善骑shè,被选拔到御林军中。他很有力气,投石块、举重物一般人都赶不上他,皇帝看中他的武艺和力气,初为郎中和谏议大夫。现西域都护骑校尉,他跟陈汤也是老相识了,两个人一见如故。
甘延寿:“听闻陈校尉要来西域,想必是因匈杀汉使一事而来。”这个甘延寿不只长身体,还长脑子。
陈汤:“正为此事,咱们进去详谈。”于是甘延寿就领着陈汤一干人等进了府内
陈汤接着说:“这是刘宇,刘皇叔,也随同我一起出征。”
甘延寿:“老夫眼浊,没认出皇叔来,望皇叔不要见怪。”
刘宇:“岂敢,将军威名在外,大汉的栋梁之材,有将军戍守轮台,保界安民,使我大汉无忧,刘某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