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尊却向刘宇左右近侍说道:“大王yù观我的佩剑,尔等可代解下,呈与大王。”边说边把双手悬空高举,一任近侍解他所佩之剑。等得剑已离身的当口,方始又对刘宇微笑道:“大王想设计陷臣不义而已吗?”。计谋被王尊识破,刘宇只能陪笑道:“寡人并无恶意,相君未免多疑了。”为了避免尴尬,缓解紧张的气氛,刘宇请了相国王尊喝酒。酒过三巡。王尊对刘宇说:“臣奉诏来相大王,臣的故旧,皆为臣吊。臣闻大王素负勇名,也觉自危,现在待罪相位有日,未见大王勇威,臣自恃蒙大王宠任。”还有命跟大王喝酒,要感谢大王的不杀之恩。一席之语把刘宇给感动了,看来管我是为了我好,错怪他了。
不过事还没有完,公孙婕妤,东平思王的生母,对刘宇万分心爱。认为王尊这般管束其子,心里很不高兴。于是上书朝廷,参劾王尊倨傲不臣,臣妾母子事事受制,必定逼死而后已。大哥元帝览奏,见她情词迫切,不得不将王尊去职。真是慈母多败儿,年少骄纵,不奉法度就是这样被宠出来的。不过这样也好,刘宇又回到了自由身,已经受了半辈子的苦,好不容易穿越到大汉朝该享受享受的,你却要冒出来对我指指点点,还教那些讨厌的之乎者也,知道他王尊是好人,但还是要委屈你一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xìng,增益其所不能,你再等等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在宫里,许多人都对刘宇这个王爷唯唯诺诺,当然也有找茬的,宫里的规矩多,有一次刘宇的车走了宫里的弛道(皇帝专用或有军事急事才能走的道),正好有个大臣看到了,拦住了刘宇的车,刘宇就纳闷了,谁有这个胆,敢拦本王的马车,刘宇问随从小李子:“小吕子,外面何人?敢拦本王的车。”
小吕子看了来回来跟刘宇说:“大博土匡衡,给事中。”
刘宇:“匡衡是谁呀,给事中有本王大吗?为何要拦本王的车?”
小吕子:“匡衡是位儒家学者,他小时候的故事大王没听过吗?”
刘宇:“没听说过,不过你说的博土,应该读过很多书吧,是个读书人。”
小吕子:“对,对,对,王爷你说得不错,他小时候家里穷,晚上读书没有钱买蜡烛,就凿开自家的墙借邻居家的光读书那个,学而优则仕,凿壁偷光说得就是他。”
刘宇:“听说过,原来你说的就是他呀。”于是刘宇就下车听听有何说法,顺便认识一下传说中的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公,凿壁偷光这是一个多么励志的故事,所以刘宇对这个读书人也是彬彬有礼的。刘宇下了车走到匡衡面前问:“先生为何拦我的车?匡衡认了很久才认出刘宇来,视力不好,也许是书读多了看坏了眼睛。
匡衡:“原来是东平思王,在下眼拙,半天没认出王爷来,拦王爷的车,多有冒犯,但王爷却实有错在先。”
刘宇:“本王有何过错,请先生请正。”你让他说他就说,于是匡衡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给你上纲上线
匡衡:“古有三纲五常,何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何谓谓五常,仁、义、礼、智、信。汝虽为先帝之子,当今陛下之弟,但君是君臣是臣,今你为臣子你要守臣纲,弛道此乃君上御道,非天子或边关急报不可驰也,君不见春秋之未,礼崩乐坏,周室衰微,然后有子弑父,臣弑君,诸候攻伐。”
刘宇:“先生言重了吧,不过是走了一下弛道而已。”
匡衡:“臣并非危言耸听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民志定。及周室衰,礼法堕,诸侯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