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到4亿人的市场。

    人口就是竞争力!

    但人口多,影视公司也多。

    华夏影视行业的竞争异常惨烈,往往会导致观众分流。

    很多影迷往往口味很高,不会看一些素质很差的片子。

    像前世那种很劣质的片子也能靠着民众同情和民族情绪,博取高票房的例子,非常少见。

    今世的民族情绪完全不一样。谁会看那种差评的片子?

    所以有些优势会被各种劣势逐步抵消掉。

    即便是高票房,也不可能真是前世好莱坞优秀大片票房的四五倍,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今世华夏高票房的标准线是10亿华元。

    相当于前世好莱坞的北美票房,还要更高一些,这只是标准线。

    如果拿前世好莱坞影片票房做对比,规格上相当于前世3亿美元的标准线。

    这里说的是“规格”上,而不是“价值”上,注意不要等同起来。

    只要大片的国内票房能达到10亿华元,就算成功,要开庆功宴了。

    毕竟这相当于前世国内的60亿票房了。

    如果国内票房达到15亿华元,那就是非常成功,有博取年度票房总冠军的希望。

    如果国内票房达到20亿华元,那是令人交口称赞的奇迹,绝对是年度冠军级别。

    但这种票房绝对不多见。

    如今华夏国内票房记录是32亿华元,票房达到30亿华元以上的影片只有一部,算是超级神片。达到25亿华元以上的有六部,达到20亿华元以上的有十五部,这就是今世华夏票房的基本情况。

    总体来说,华夏票房过亿不是难事,只要片子拍得不差,有些创新特色,基本上就能票房过亿。

    但一部需要试映和点映的小成本片子,一开始无法登陆大型院线,没有足够的银幕数量支持,如果口碑不佳。后劲不足,无法在大型院线扩大上映规模。想要票房过亿就很难,那完全不可想象。

    华夏国内很多质量不佳的影片草草下档的悲剧情况时有发生。

    甚至有些影片小规模点映过后。成绩不理想,直接就下档了。

    这就是典型的院线一轮游!

    没有点映的城市根本就看不到这些影片,只能等网上观看了。

    毕竟华夏影院数量有限,虽然行业近年发展迅猛,影院数量激增,但肯定不会无限扩张。大城市的繁华市区往往十分拥挤,早就规划好了,哪有那么多地皮修建影院?

    总不能把影院建到郊区去呀!谁会跑那么远去观看电影?

    而且华夏的主要院线排片都要优先为大片和准大片排档,怎么可能给一些小成本片提供足够多的银幕数量呢?何况大公司的关系网更强。尤其是华夏六大,和各大院线长期合作,人情往来,关系深厚,当然更有排片优势。小公司怎么和人家竞争?

    一线大公司哪怕一部片子失败,院线也要多给机会,留点情面,不会轻易腰斩。

    毕竟平时总要合作呀!

    而二线小公司在这方面就差多了,业内地位根本不重要。抵抗风险的能力太差。

    往往一部片子开始表现不佳,就被缩减院线,直至下档。

    没有足够的银幕数量支持,就算你真有后发制人的可能。影片也绝对火不起来。

    这样你连逆袭的机会都不会有。

    大院线是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的。

    等着排档期的影片太多,人家没有等你崛起的耐心!

    谁让你不是一线大公司呢?你的脸不够大呀!没有那个情分呀!那有什么办法?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

    目前的华夏既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