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宇想到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张放的母亲敬长公主。79免费阅敬长公主虽然年龄比姑姑小许多,确同姑姑同辈。敬长公主的父亲是宣皇上,哥哥是汉元帝,也就是王政君的丈夫。因而,她同太后关系不同一般。年龄上的差异,使她俩之间有母女的情谊。她波折的婚姻,证明了她的特殊身份带来的特权。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张监,他曾经对王莽有恩。王莽在黄门府的时候,张监是城门总监。总督热爱行猎,热爱歌舞,热爱歌妓。但他在爱的同时,还保存着忧患之心。贵族们屈服于势力,推太后的姐姐儿子淳于长为大南门总督。张监看不惯淳于长的公子作派。也本着对朝廷负责的态度,力荐有儒士风度的王莽。两派争斗互不相让,难分难解。张监凭着父亲是皇上恩人的身份,拉出老派的人物。结果,虽然淳于长占尽了别宜,但对于王莽,也不敢怠慢,也分得一杯羹。王莽回忆大司马之路,认为没有那次的同淳于长处于同一起跑之线,就没有现在的大司马。被拉上位与淳于长处在同一起跑线,是战胜他的法定。那次的城门官之争,是命运之战。如果说有神助的话,那神就是敬长公主的丈夫张监。没有张监,就没有现在的一切。张监生下儿子张放之后不幸亡故,第二任丈夫就是前宰相薛宣。他年龄大敬长公主许多,但敬长公主羡慕他有才能,同他生活得夫妻有恩。两人敬爱如宾,那时王莽自称是薛宣的学生。经常出入敬长公主家。即便是现在的王莽,他眼里虽然没有值得他敬佩的人。但只要提起薛宣,他佩服地伸出大姆指,他说“之所以能做好宰相事,得益于他的真传。”在他为相国时喜欢到各郡国里暗访。喜欢看地方官处理民事。每次下去,薛宣都要拉上王莽,让他看,导着他学。王莽的眼界也是那时提高的。几十年过去了,他还记得敬长公主丈人宣的那句名言。“你们不要问我怎样处理事,去问律令条文。那里写着方法,原则”。那是在往他儿子郡国里时说的话,丢下的话语象小苗到大树。儿子问父亲,“你的治政经验天下有名。引得他们也象对你那样要求我,父亲,你有么决窃吗?”,薛宣的这句“不是有律令”的话在王莽心里象炸开的雷,那声响当当划过天空,长响心间“法律里有普世价值,法律里有处理的方法论,他把原则上升为行动,贯砌到治理朝廷政治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薛宣为相的时间表里,王莽是他这的常客。在王莽心里,京城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敬长公主。敬长公主眼里的王莽,虽穷,但志不穷。她把王莽看成家里的成员,可以结心,可以委托机密事。女人天性使然,佩服有志气的男儿,王莽是敬长公主心中的完人。敬长公主好助人为乐,总是主动问王莽“可有么事需要我帮你”

    在王莽眼里,敬长公主生的是男人性格,说话直来直去。习惯不外露心思的王莽,在敬长公主面前变成了另外一种性格,心思挂在脸上。公主在小字辈人面前表现母亲的勇敢,“你不敢对宰相说吗?我替你说去,不怕他不答应”。他与老主人之间形成默契,王莽不言语的时候,等于主人默认。那时王莽把公主家当做家里,后来薛宣出了事,王莽从朝廷政治方面考虑,去了少些。去时,也是公事公办。后来,考虑政治前途,干脆就不去了。薛宣因为儿子的事犯了朝廷。按照当时的律令,敬长公主也应该陪着丈夫,发配戍边到边疆。虽然,薛宣是第二任丈夫,丈夫的事与她关联并不大。但是,律令不可更改。但敬长公主硬是留了下来。一是,她的特殊身份保护了她。二是,家族的因素使她留在了京城。三是,有人暗中出主意,叫她与薛宣及时解除婚姻关系。京城大清洗之后,敬长公主还是敬长公主,窝居长安城。昔日的歌舞繁华地因为宰相的薛宣的流放,慢慢的衰落下来,十几年后的今天已是哀草连天。

    王宇骑着枣红马上敬长公主家。他怀着对姑奶奶一样的情感在门前下马。任何的要求,都可以在这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