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还是瞒不过主公啊!”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过后,贾诩正色说道:
“目前,黄巾军势大气盛,收编还不是时候。我军当严守城防,不与之正面交手,时间一长,必会挫其锐气,到时,主公在以军力之威,大义之词,方可达到收编的目的。”
听到贾诩的计谋后,刘辩觉得很可行,说道:
“先生言之有理,敌军千里来袭,粮草绝对耗不过我军,待得敌军粮草耗尽之日,就是我军出动之时了!”
贾诩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不过,主公还需派大量细作,随时掌握敌军动态,方可随机应变!”
说到这里,刘辩很有自信的说道:
“这一点,先生勿忧,辩,早已派出大量细作,估计明日就会有消息了!”
见刘辨如此说道,贾诩不在啃声,他知道,刘辩有自己的情报系统,故而,对此并不担心。
商讨之后,
刘辩又叫来了阳县的县令,询问了各种物资的情况。
结果,让刘辩很是满意。
自从知道张角起义后,两州就开始准备,目前阳县城内的粮食也好,城防装备也罢,都足以耗上个几个月,要知道,在阳县的后面,还有整个冀州在支撑着。
次日。
张宝率军,在此来袭。
不过,这次对于张宝的挑衅,刘辩并没有和昨日一样,出城迎战,反而闭守城门不出,弓箭手都准备好了射击,投石车等,也都在准备中,只等张宝攻城了。
张宝见此,无奈,只得下令强攻。
虽然张宝的军队是黄巾军中的精锐,但是却缺乏攻城装备。
只得选择人海战术,用登墙梯,强行登陆,企图攻占城门。
不过,刘辩的城防可不是假的。
弓箭手的射击、投石车的巨石、床弩的劲箭、火油,统统招呼在黄巾军的身上,一时间,整个阳县的城墙上,充满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城墙下,堆满了尸体。
可是,这些依旧阻挡不了黄巾军攻城的步伐。
整整三个小时,黄巾军都在前赴后继的攻向阳县的城楼,没有良好的攻城装备,黄巾军就采取后方弓箭手掩护,前方死士不停的以攻城梯强攻的方式,进行攻城。城下的尸首也越来越多,鲜血已经将城墙染成了一片红色。
看到此景,刘辩很是感慨,冷兵器的对抗,视觉上来看,比热兵器要震撼许多。
在敌军攻城的时候,刘辩不顾贾诩等人的劝阻,亲自登上城楼上,与众将士协力抗敌。
刘辩的到来,极大的鼓舞了城楼上的军士,一时间,士气高涨,黄巾军则更加的艰难。刘辩来城楼上的目的,一是鼓舞士气,二是感受战场,此刻,刘辩的心智,也随着敌方遗留的尸首一般,越来越坚硬!
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从下午一直打到傍晚。
最终,张宝无奈的下令退兵。
而此刻,刘辩做了一件让黄巾军都佩服的事情,
在敌军前来收尸的时候,刘辩下令,不准射击,不准攻击。并且对城下的黄巾军说道:
“各位都是我汉民,今日却受难于战乱,本王所作的,也只能让尔等将乡亲们的尸首运回去,好生埋葬!”
这些,都被贾诩看在眼里,对于刘辩的举动,贾诩的内心里是赞同的。刘辩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所作,都是为了今后的收编,做着铺垫。而在此刻,刘辩已经将敌军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
来来回回的走动,足以证明张宝的焦虑。
今天强行攻城,所带来的巨大死伤,让他不得不忧虑,看着旁边的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