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的赵云,颜良感慨的说道。
闻言后,赵云也向颜良抱拳说道:
“将军勇猛,云亦深感佩服!”
最高兴的还属刘辩了,两人都是当世罕见猛将,又都同属他麾下,这如何不让刘辩高兴呢?
正当众人聊的起劲的时候,
一人骑马来报:
“禀告王爷,李虎求见!”
听到属下的汇报,刘辩顿生不祥的预兆,看来肯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不然李虎不会在这个时间主动来找刘辩了,要知道,李虎除了定时的向刘辩汇报一些情报之外,基本上也就只有刘辩自己找李虎了。
不敢怠慢,吩咐了一下,刘辩就离开了军营,先赶回了蓟县城。
“什么!情况可属实?”
“消息不会有错,张角已在兖州陈留郡起义了,不到五天的时间,黄巾之众已攻下陈留郡、陈郡、济阴郡、泰山郡、山阳郡。可以说,兖州一大半已被张角占据!”
听到李虎的回报,刘辩大吃一惊!张角居然跑到了兖州,五天的时间占据了兖州一大半的政区,这说明了什么?按照常规,就算黄巾众再多,在五天的时间内,是绝对拿不下这么多郡城的,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张角的太平教,在兖州同样强大,大到内外勾结的程度。
“其他地方可曾有响应?”
刘辩接着问出了另外的问题。
李虎摇了摇头,道:
“暂时还没有收到消息,不过,相信也不久了,还请主人早做准备!”
李虎的话,让刘辩稍微放心不少,如果兖州和青州共同起义,以刘辩和张角的恩怨,那么幽州和冀州的压力就大了,特别是同时和兖州、青州接壤的冀州,压力则更大。而刘辨也有一种感觉,这次张角的黄巾起义,似乎要比真正历史上的要厉害了许多。
“主人,我们设在其他州地的一些情报系统,可能会受到黄巾众的些许影响,怕这些时日,有些消息传递的不及时!”
“可有办法补救?”
刘辩可不想在自己还没有任何行动的情况下,就失掉自己的“耳朵”。
李虎说道:
“主人也不必太过担心,我们有好几套方案,应付此类的问题!”
“如此就好,李虎,紧盯着各地的黄巾众,已有消息,立马报告!”
“是!”
李虎离开之后,刘辩刚准备召集众人,商讨对策,一时又想起了什么,考虑一会儿之后,刘辩只将贾诩一人叫到了自己的书房。
听刘辩说完张角起义的事情后,贾诩反而微笑了起来,刘辩不解的询问道:
“先生,虽说我手握五十万大军(三十万外军加上新征的二十万的内军),可此事非同小可,再者说,先生之前曾言,境内刚稳,此时不宜大动干戈!此刻为何而笑?”
贾诩抱拳说道:“主公,切勿着急,且听诩详说!”
“辩,洗耳恭听!”
“张角起义,对于主公而言,也绝非坏事!”
听到这里,刘辩就反应了过来,不过他没有打断贾诩,而是示意贾诩继续。
略有深意的看了刘辩一言,贾诩说道:“张角之势,前期声势浩大,乃朝廷不能敌之,朝廷欲平黄巾,唯有放权地方。即时,王爷可’以正义之师,清剿各地黄巾,收复失地!”
听到贾诩的话,刘辩不得不佩服贾诩的智慧,历史上,汉灵帝正是采纳了刘焉的意见,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虽说此番方法,剿灭了黄巾众。但也致使地方军拥军自重,轻视中央,从而为后期的三国鼎立,埋下了种子。
说到这里,贾诩看着刘辩,笑着说道:
“主公既已明了,为何要诩多费口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