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了马车,刘辩赶忙扶起了曹操,并对其身后的官员说道:

    “各位无需多礼!”

    “王爷,舟车劳顿,还请移驾刺史府!”

    和刘辩相视一眼,刘辩暗暗点头向曹操打招呼。小动作做完,刘辩很形式的走在了前面。

    “恭迎王爷!”

    刚踏进城门,刘辩就被吓了一跳。

    此刻的街道两边,已跪满了百姓。强忍住心中的激动和兴奋,刘辩赶忙扶起了一百姓,同时也让众人起身。看着这么多百姓,刘辩大声说道:

    “我刘辩何德何能,岂可担当父老乡亲们如此大人,还请各位起来,切勿折杀小子了!”

    先前被刘辩扶起来的那位老者感慨道:

    “如非王爷,吾等草民岂有今日之生计?”

    周围百姓也“是啊”“是啊”的赞同了起来。

    刘辩很感慨,也有一些愧疚。自己听从贾诩之计,选择屯田,目的无非是积攒属于自己的实力。而这些普通老百姓,受益颇小,却如此感恩戴德。这也深深的鼓舞了刘辩。

    遣散了百姓之后,刘辩一行才来到刺史府。

    刚准备和曹操“叙旧”的刘辩,无法拒绝曹操的好意,只得去休息去了。

    不过,刘辩却有一种被盯着的感觉,从进程到现在,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仔细注意,却没能发现什么,刘辩也只能作罢,休息去了。

    躺在床上的刘辩,一事也睡不着。

    脑海里又想起在城门口百姓的态度。冷静下来后,刘辩也发现了许多。比如说,从百姓的态度上来看,他刘辩的声望貌似还不错,这也不得不让刘辩感慨,封建时代的老百姓太容易满足了,而且感情是最淳朴了,你对他好,他对你更好!刘辩更在心里发誓,绝不负两州万民!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情的话,那就是刘辩对曹操更放心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冀州的事务,刘辩根本没有亲自插手过。甚至都没有居住在冀州,但冀州百姓却记住了刘辩,这说明什么?说明是曹操的刻意为之!

    至于曹操这么做的意义,就很明了了!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