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刘辩一个人走在大街上。
时间过的很快,从君子论发布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刘辩基本上就住在了学院里。每天和蔡邕、郑玄二人在争论中完善着君子论。
这不,君子论已经开始在忠武学院里推广了,拒绝了蔡邕和郑玄二人的挽留,刘辩决定回府了。
对于君子论,刘辩没有什么好说的,他之所以在学院里待了一个月,无非是在等待,等待李虎的消息。
在刘辩的心里,太平教一直是个心患。
按照历史的走向,一年后,才会爆发黄巾之乱,但自从刘辩发现了太平教的一些端倪之后,他的心就一直悬着,黄巾之乱带来的后果,他是很清楚的,直接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序幕,并为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分立种下远因。
思考间,刘辩已经回到了王府。
“王爷,府外有人求见!”
正准备休息的刘辩,则被赵五打扰了,不过,他也很好奇,在这个时间会有谁来找他。
“哦?来者何人?可有名帖?”
赵五摇了摇头,说道:
“这两人自称是王爷故友!”
听到赵五说到这里,刘辩就更加好奇了。
故友?会是谁呢?
“带到书房吧!”
“是!”
片刻的功夫,赵五便将人来了上来。
从见到这两人,刘辩的脸上就是欣喜和激动。
“墨武,方维!”
来人正是刘辩在桃源的结识的墨武和方维两人,这两人对刘辩而言,可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王爷,一切可好!”
墨武和方维也很激动,他们之间的关系,外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和刘辩一起离开桃源之后,三人就没有在见过面,刘辩在外面忙碌着,两人则跟随李虎一起,也在忙碌着。
“一别数日,我们终于又聚在了一起!”
招呼两人坐下之后,刘辩激动的说道。
“是啊,一晃也一年的时间了!”
方维也很是感慨。
“这次,我们奉李大人(李虎)之命,特来辅助王爷!”
叙了一会话后,墨武说出了来意。
“哦?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刘辩很高兴,墨武既然说出这话,就说明,两人已有所成就了,不然的话,李虎是不会放他们出山的。
“这次来,也为王爷带来了消息!”
“可是有关太平教的?”
在听到墨武的话后,刘辩询问道,说实在的,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太平教的消息了。
墨武点了点头,道:“一个月以前,李大人命我和另外几人一起去打探太平教的事情,如今也颇有收获!”
强压住心里的激动,刘辩安静的坐在那里,听墨武的介绍。
拿出了一张纸,墨武介绍道:
“此图,乃是太平教遍布的势力范围。”
刘辩和方维都凑了上来,观看着,墨武接着说道:
“我与另外几人都潜伏到了太平教深部,发现其隐藏势力极为可怕,在青、徐、幽、冀、荆、杨、兖、豫这八州,均有其教徒。”
刘辩点了点头,示意墨武继续。
“这太平教内部设置的极为详细,在八州之中,又分了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其中,每一方都设有渠帅,由张角统一指挥!”
听到墨武说完之后,刘辩没有吭声,墨武所说的这些,他可以想象到墨武费了多大的劲才打听到的。
过了一会后,墨武拿出了一张纸,道:
“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