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欣慰,毕竟刘辨当初建校的初衷,已经达到了,就是颠覆现在士人的位置。
刘辨接着说道:
“何谓才德兼备?我并不这样认为,应该是德才兼备,德要排在才德前面。一个人再有才却没有德行?如何?一人无才,但有德,如何?”
询问了一下以后,刘辨没有继续说话,只是看着下面的众多学员。
在刘辨鼓励的眼神下,一欲开口说话的学员站了起来,道:
“院长所言,是否是,学才亦先学德?”
刘辨点了点头,示意这个学员坐下,说道:
“这位学员明白了我的意思,不错,一个人学才之前,先学会什么叫作德!观我华夏历史,德一直是备受推崇的,不过,却没有哪一家学说能详细的制定一个标准,哪怕是儒家,孔子!”
“院长,儒家的智、信、圣、仁、义、忠这些难道不是德吗?”
在听到刘辨说完上面的话后,一学员举手反驳道。
尽管被反驳,但刘辨很高兴,道:
“标准,在这里,我再次重复标准这个词语!”
全场的学员,都被刘辨的话弄的很是疑惑,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有些明朗。
看着眼前的情景,刘辨解释道:
“儒家所讲的德,不管对社会还是人民,有几分的理想与浮华,却少了几分剽悍与实用!我们的精神就是要务实!太过理想化,有些不符!”
“院长所言,是否是建立一个以德为标准的做人方式?而这种方式则建立在法治和道德之间?”
刘辨很高兴,这个学员的话,很明了的阐释了他要讲的君子论的核心。
“不错,法治太过严肃,德治太过理想,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衡量人德行与知法的标准,我暂且称之为原则!”
“男子汉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整整一天,刘辨向全场学员阐述了君子论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君子论不过是刘辨根据儒、墨、法三家的核心思想,加上现代人的一些观点,而著的。说白了,就是地球上的人,所说的原则问题。刘辨不过把这个原则问题尽量去符合现在这个时代,符合统治者的思想。
“你我还是小瞧了辩儿啊!”
讲课完毕之后,蔡邕和郑玄说道。
一边的刘辨却似乎感觉这话好像不是第一次听说一样。
和蔡邕、郑玄两人又聊了一下午,刘辨就离开了忠武学院。
冀州。
刺史府内。
“诸位,王爷之才,如何?哈哈!”
看着眼前的几人,曹操微笑道,
刘辨前些时间的君子论,也传到了冀州,而在曹操属下的一干谋士,如审配,辛评、辛毗,荀谌、荀?几人都以读过,听到曹操的话,几人都未说话,从他们眼神可以看出,他们对刘辨更加的好奇了。
曹操也很高兴,哪怕君子论并非他所著,他也为刘辨高兴。
“我想,我们过段时间就可以见到王爷了!”
一旁的荀?出声道,众人都很疑惑,唯独曹操微笑的点头。
其余众人,都是一副疑惑的表情。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呵呵!”
一边的辛毗也反映了过来。
“佐治(辛毗的字),不若,你我二人各写一字条,如何?”
看着辛毗和荀?二人,曹操也同意了,道:
“如此甚好!拿纸来!”
尽管另三人很疑惑,但都强忍住没有说话。
片刻功夫,荀?和辛毗已经各自写完,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便将字条递给了曹操。
随着曹操来到桌前,几人看清了纸上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