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坐坐?”
“就依少爷之见!”
身着便装的刘辩和贾诩,出现在蓟县城内的某条街道上,已经转了一大圈的两人,此刻坐在一茶馆内,休息一会儿。
“听说这蓟县有田种,不知是真是假!”路人甲说道。
“这位兄弟,一看你就是外地人了吧?”一路人乙说道。
听到路人乙的话,路人甲赶忙拉住路人乙坐下,说道:“这位大哥,说的不错,我是从青州来的,这些年天灾不断,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不,听说幽州有地可种,就拖家带口的来到此地!”
“那你就来对了!”
“哦?难道传言都是真的?”
喝了一杯茶之后,路人乙说道:
“自从靠山王来我幽州之后,我幽州可谓是万般变化啊!”
看着路人乙的样子,路人甲一副疑惑的表情,这些也都被路人乙看在眼里,看了看路人甲一眼,路人乙说道:
“这些,你以后会知道的,我就和你说说这地的事情吧!这还得从前几个月说起了,几个月以前,靠山王考虑到我幽州贫苦百姓的困难,收了那些世家豪门的土地庄园,收拢一些奴隶和佃农种植,虽说是为公家种植,但是我们的生活却好了许多,而且,靠山王还下令说,种植五年之后,会根据人口来划分土地。而且参与种植的奴隶,在种植一年之后,就恢复农民身份。”
“大哥,你不会是骗我的吧?”
路人甲一副不相信的表情。
“咳、咳、你去满大街打听打听,再说了,我有哪个闲心来骗你吗?”
说完之后,路人乙就准备起身走人。
“别,别,别,大哥,我信你,我信你就成了吧,你能不能给我详细说说?”
看着路人甲的样子,路人乙苦笑着说道:
“得,我就问你一句话!”
“大哥,你说!”
“你想不想种地?”
“想啊,做梦就想?”
“好,既然这样,我就带你去报名,去晚了就没名额了!”
“好,现在我就跟你去!”
“走”
……
这一切,都被一边的刘辩和贾诩看在眼里。
两人相视一笑,刘辩更是汗颜。特别是想到刚才路人乙的话,他刘辩有那么高尚吗?屯田不过是为了积攒实力和应对将来的天灾做准备而已。
“看样子,少爷,您已经深得民心啊!哈哈!”
看着贾诩的样子,刘辩微笑道:
“哈哈,这一切可离不开先生的帮助哦。”
“哈哈!”
又休息一会之后,两人便离开了茶馆。
贾诩因为要回去照顾年迈的老母,便向刘辩请辞了。
贾诩已走,就剩下刘辩一人了,刘辩也乐的轻松,就一个人继续在这蓟县城里转了起来。不过,刘辩会是一个人吗?暗中跟随的人就有好几批。
大街上人来人往的景象,让刘辩倍感欣慰。
从他来,到现在,蓟县的改变,刘辩是看得到的。相信整个幽州和冀州都是一样。
辛苦了这么久,死了那么多的脑细胞。现在看来,还是很值得的。
转了一圈之后,刘辩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由于刘辩重商的原因,蓟县的商业甚至整个幽州的商业都特别的发达,街上的店铺都甚多。不过,刘辩却发现了一点,在众多店铺里。唯独医馆特别冷清。
看着面前相对比较大的医馆,刘辩决定进去一探究竟。
刘辩刚进门,就听到一阵叹息声。
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伙计靠在椅子上叹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