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如果说之前是贾诩是主动则刘辩是被动,那么自从刘辩说出贾诩有良平之奇的时候,两个人的顺序则更换了一下。

    刘辩是故意说那句话的,要知道,贾诩在这个时间并不出名,只有凉州名士阎忠看出了贾诩的不凡,并说贾诩有“良、平”之奇,这里的良和平指的是张良和陈平二人,此二人之才就不多说了。不过,这个事件并没有传开,而远在幽州之地的刘辩却知道,而且亲口说出,试想一下,这贾诩会作何想?

    而贾诩彻底臣服刘辩,也并非就因为刘辩这句话而已,如果这样的话,刘辩此刻身边不知道汇聚了多少英雄豪杰了。要知道,贾诩本来就是来投奔刘辩的,不过至于原因,刘辩却不知晓,刘辩故意说那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告诉给贾诩,他刘辩暗中的实力是很“强大”的。其实对于这一点,贾诩在听到刘辩说出那句话后,就深信不疑了。

    形式过后,

    两人交谈了起来。

    不管何人,在招募猛人的时候,都会先彻夜长谈一般,如,曹操得郭嘉一般,将郭嘉接入自己的营帐,两人相谈许久后,曹操赞叹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刘备就更不用说了。这似乎成了三国的一个准则一般。

    “明公若完成两点,则霸业可成!”

    其实从刘辩封王开始,贾诩就开始注意这个以六岁稚龄封王的皇子了,和很多谋士一样,贾诩早就看透了将来天下的走向,所以,他对刘辩的作为很是赞赏:不做虚名皇子,却愿雄踞一方,成为有实力的王爷。而日后,贾诩也渐渐确定了心中的猜测,也就是对刘辩目的的肯定了。刘辩身前无谋士,这他也打听道了,以他的个性,便辞去原本的官位,不远千里,从凉州来投,这也可以看作是贾诩的投机吧。

    不过,此后贾诩便一直侍奉在刘辩身后,和历史不同,这就是后话,暂且不提。

    “还请先生告知?”

    在听到贾诩的话后,刘辩才醒悟过来,自己虽说有心夺天下,却在夺取幽州之后,就没有为自己的未来设置一个蓝图了,其实,这也不能怪刘辩,毕竟刘辩在解决军务的时候,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天到晚都被幽州世家豪门之土地的事所困扰。

    “其一,搏一地之实。其二,修耕植以蓄军资!”

    刘辩并没有打断贾诩的话,而是全神贯注的在听着。

    “如今,第一点,主公亦然做到,那么接下来,主公当修耕植以蓄军资!”

    “哦?还请先生教我!”

    喝了一口茶,贾诩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刘辩,面露难色。

    刘辩猜测,可能贾诩接下来会说些天下大势的话,肯定会顾及自己的想法,毕竟自己身为汉室王子。不过,谁知,此刘辩非彼刘辩呢?

    “先生但说无妨!”

    看着刘辩的眼神,贾诩丝毫不怀疑刘辩的话,道:

    “如今,天下大势亦显之,诩断言未来一年到两年内,必有大乱!”

    听到贾诩如此坚定的语气,刘辩这才领教贾诩的厉害,不错,历史上,一年后(184年)会爆发黄巾之乱。刘辩是因为知道历史,而贾诩却是这个时代的人,这结论完全是其推断出来的,而且,从贾诩说出这句话后,刘辩的心里还是很高兴的。毕竟,历史中的贾诩,是个什么样的人,相比大家都有所了解,而现在,贾诩可以对刘辩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证明,贾诩已经将宝押在了刘辩的身上。

    “如此,那么以先生之见,我等该如何为之?”

    在贾诩的心中,他认为当他说出这话的时候,刘辩应该有两种表现,一就是不相信,二就是惶恐。但刘辩都没有,刘辩仿佛只关系自己的势力一般,如此,贾诩不仅对刘辩更加好奇,而且更加确信了自己的选择。

    “天下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