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噔、噔、噔……!”
在黄昏的野外,马蹄声不断,随后而至的烟尘,像是在向人们讲述,马匹的主人,此刻焦急的心情。
“大人,照我们的速度,估计离冀州不远了!”
河边,一人正在河边喝水,而后面的另外六人似乎感觉不到渴一样。马匹们,也乘着这个时间,在原地吃着小草,休息一番。
刚才正是一身紧身衣的年轻男子,向正在喝水的人报告着。
听到男子的话后,那喝水男子抬了抬头,看了看远方,随即目光就落在了自己身后的几人身上,从出发到现在,他好像感觉这六人似乎不累一样,不管在任何时候,他们的精神状态都保持在一个样子。这让他很好奇,不得不想起远在幽州的刘辩。
不错,此人正是曹操,而曹操身后的五人,乃是由一个叫鲁卫的年轻男子所领衔的队伍,这个队伍是刘辩派给曹操的。
“如此,我等当继续赶路,鲁卫,你意如何?”
擦干了脸上的水渍,曹操询问道。
“一切听从大人安排!”
鲁卫似乎没有任何意见。
从离开组织的那一刻起,到刘辩的交代安排,自己的命已经交代给面前的人了,这一点,鲁卫是谨记在心的,多年的组织生涯,对于他来说,刘辩就是他的一切,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服从刘辩的安排而已。
和鲁卫一起的另外五人,皆是一样的态度。
河水内的波纹,显示着此处刚刚有过人迹。
风中的灰尘,昭显着前方有人在赶路……同样的时间,不同的地点。
冀州牧,也就是冀州刺史韩馥,此时却在刺史府内自己的书房里走来走去,外面的下人一个个都充满了疑惑,在他们眼中,刺史大人平常都是很平和的,很少遇见如此看似烦躁的情况。
“大人,辛大人求见!”
屋外的声音,让韩馥暂时停止了步伐,而且,闻言后的韩馥,面部的表情,也由开始的紧皱到此时的舒展。
“快快有请!”
从韩馥的声音里,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所谓的辛大人似乎在韩馥的心里,位置很重要。
片刻后,韩馥的书房内。
没有任何下人,空荡荡的书房内,也就韩馥和刚才那位下人口中的辛大人两个人了。
“仲治,你可算来了!”
看着和自己坐在一起的人,韩馥的声音,充满了轻松,似乎自己的难题,眼前的此人可以帮助自己解决一样。
说起这个辛大人,名为辛评,字:仲治。是韩馥的谋臣之一,据说,韩馥在请此人出山的时候,倒也费了不少劲,不过,随后,此人倒也替韩馥解决了许多难题,故而,韩馥的心里还是很欣慰的,一直把辛评当做心腹来培养。
“大人,何故如此着急?”
那辛大人,一眼看去,不过一介书生的模样,不过,通过他的眼睛,可以看出,此人属于智者一类的人物了。
“唉,说来,和那靠山王有关!”
“哦?大人,还请详细解释!仲治好为大人分忧。”
整整一个小时,这个辛大人才从韩馥的口中,知晓了让韩馥担忧的事情。
原来,这和韩馥口中的靠山王有关。前段时间在朝野传得的赫赫有名的靠山王刘辩,目前已经在幽州刘虞处了。
冀州和幽州一样,同属靠山王的封地,按道理,韩馥和刘虞也同属刘辩的下臣了,为何刘辩经过冀州却不停步,而是直奔幽州而去?而且,在韩馥递交前往拜见的请求,也被刘辩推了回来。
反而,最近这段时间,有消息称,刘辩已派自己心腹之人,前往冀州而来,这其中又有何由?这些问题便是困扰韩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