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
计划圆满成功。刘辩也不在呆在皇宫,而是出宫回到了自己的宅子。
至于三日后的早朝?就交给何皇后和何进了,刘辩只需要等候消息就可以了。
从最先开始,刘辩的计划就一直没有出问题,他知道就算说服了何皇后,何皇后和何进两人也不会甘心,只会尽力为他多争取一些利益。至于那日和何皇后商量的正式如此,那日,刘辩告诉何皇后,等皇上说的时候,她要假装反对,如此才能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说服何皇后,没有什么难度。唯独说服刘宏的时候,刘辩用了一些技巧。不错,在说服刘宏的时候,刘辩借用的就是刘协在刘宏心中的地位。而且抓住刘宏让刘协接替自己为帝的心思,刘辩主动放弃,这当然让刘宏很是高兴。故而,刘辩的计划进行的还是很成功的。
三日后,刘辩以六岁之龄封王的事情传遍整个大汉。
有传言说,刘辩放弃太子之位,是因刘协的原因,刘辩身为哥哥,不愿意以后和弟弟争位。另一种传言是,当今圣上不喜刘辩,故而将刘辩打发到幽州和冀州,属于变相的贬值。还有更多的传言,不过始终都是围绕在刘辩封王的事情上。
不过这次封王事件的主人公刘辩,此刻却在暗暗窃喜。因为他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他的封地不仅只有幽州,连带冀州也归他的封地了,刘辩在听到整个消息的后,很是高兴。
原本以为只有幽州一地,现在在加上一个冀州,照现代的话说,整个河北都成为了刘辩的封地。看来何皇后和何进的功劳不小啊。至于其他的黄金万两等等物资之类的,刘辩还真不在乎。
一时间,整个大汉,所有的势力都在思考此次王子辨封王的事件,背后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内幕。
其中,在幽州的刺史府。
刘虞端坐在大厅之上。
身边皆是幽州的文武百官。连一向和他不合的公孙瓒,此刻也在席中。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就是为了此次靠山王的事件,大家也知道,我幽州连同冀州,今后都将属于靠山王刘辩的封地。”
刘虞说完,下面开始理论纷纷。
“刺史大人,此次朝廷如此作为,是否太过草率?想那王子辨不过六岁,如何能管理两州之地?”一太守质问着,语气有着明显的不满之意。周围的太守也都相继同意此人的观点。
眼看场面就要不受控制了。刘虞大声道:“诸位,诸位请安静,且听我一言。”
看来刘虞的威信还不是一般的高,他一说话,下面原本议论纷纷的场面顿时安安静静。
刘虞稍作思考,便道:“诸位莫忘,吾等皆属汉室之臣子也,然今日,尔等却在此议论纷纷?可否把朝廷放在眼中?把我刘虞放在眼中?”一句话,说的下面的人哑口无言。
“先不论靠山王刘辩如何,尔等需谨记,各操职守。不管如何,靠山王身为汉室皇子,今后又是吾等上司,当尽力辅之。”
“是!”
“说来,靠山王也是才名远扬啊!”
正事说过之后,刘虞忽然冒出这样的一句话。
“哦?看来大人对靠山王有一定了解咯?”
“大家可否记得《离别诗》《思故乡》这两首诗?”
刘辩没有回答属下的话,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诗语句虽然简洁,可表达的含义特别的深,这《离别诗》真不错也。”席中的某太守感慨道。
“呵呵,尔等只知其诗,却不知其人啊!这两首诗,皆是靠山王的杰作啊!《离别诗》是当年靠山王才两岁的时候,离宫之际所作。第二首则是靠山王今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