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学不多,恐怕不一定让高徒满意啊!”听闻此言的刘辩,瞄向史子眇,见后者微微点头,立马了解了,顿时起身作揖道:“辩儿高攀,还望三位前辈不吝赐教!”
“哈哈,看来辩儿似乎胸有成竹啊,也罢,方兄,墨兄,如此?”墨业和方杰稍稍点头,把眼前都看在眼里的史子眇,向刘辩微微点了点头:“如此,还望三位老兄做到不吝赐教哦,哈哈!”心有灵犀的四人哈哈大笑。顿时,房间里传来了朗朗笑声。“既然如此,那道长,该是向我们透漏一下辩儿的真实来历吧,老朽不信,辩儿是你所讲的孤儿!”笑声过后,方杰的声音传来,虽然带点审问的感觉,但想想他的长处,倒也释然了。于是史子眇就将外面的世界以及刘辩的身世详细的告诉给在座的三位,听的三人摇头叹息,得知史子眇的良苦用心之后,更加的佩服:“道长之心,让我等汗颜!”楚睿真诚的声音,让史子眇连呼不敢当不敢当,“如此,老朽倒像问辩儿一个问题,若有不适之处,还望道长见谅。”
史子眇完全一副随你问的样子,刘辩也知道,这应该就是“入学考试”了:“辩儿,洗耳恭听!”刘辩一言,让在座三人一愣,二史子眇早已经习惯了刘辩的惊奇之言了。“好一句洗耳恭听,原本听闻道长之言,心中并不以为然,想不到,辩儿乃有真才也!”方杰捎带机械的声音,此刻也有了些许变化:“辩儿身为皇室王子,将来即位大统,贵为一国之君,那么以辩儿之见,何乃明君所为,何乃国之根本!”太小瞧我了,站起身的刘辩随口即来:“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座的都是大学问家,此道理整会不懂,不过从只有两岁的小刘辩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在座的人心里大惊,“哈哈,好一个确切的比喻,不错,看来我们还是小瞧了辩儿了。不过老朽猜想辩儿应该还有更多的想法吧?”楚睿说完,向史子眇看去,未等楚睿的眼神,史子眇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辩儿,今日亦可开口畅言,无需顾及!”楚、方、墨三人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看着刘辩,“如此,辩儿献丑了!”起身向四人作揖之后,刘辩道:“纵观我华夏历史,历朝历代,皆不过百年余光,为何?辩儿以为,乃是国家结构未协调好的原因,百姓的思想受到了拘束。自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直到现在的独尊儒术,儒家代表着国家的思想,虽说儒家思想利于君主统治万民,但人无完人,更何况一个所谓的思想?”“那以辩儿之间,该如何看待百家学说呢?”方杰似乎坐不住了,丝毫不顾及长者的身份打断道,“百家之长,国家之荣!”“妙哉,妙哉!辩儿之言,确切无比,方兄,墨兄,如此我们洗耳恭听便是,无需打断!”看来楚睿在这里面还是有很大威信的,方杰和墨业闻言便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过确切的眼神代表着他们内心的渴望,望着众人的表现,刘辩缓缓道:“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乃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此乃法家的核心思想;兼相爱,交相利: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用、节葬乃是墨家的思想,其余各家各有特点,辩儿再次就不详细解释了。
不过,不知道辩儿对儒、法、墨三家的思想理解是否正确?”说到这里的刘辩望向了方杰和墨业,“辩儿理解非虚,那么以辩儿之间,该如何,嗯,如何协调呢?”方杰闻言后反问道,“儒、法、墨,三家皆是为国家民族社稷谋福之,不过,人们却忽视了,社会的进步性,社会不断发展,有些思想却阻碍了人民的发展,此乃弊端,辩儿以为,当取儒家之仁德,法家之刑,墨家之智慧,三家齐治,方可社稷长久,百姓安康!辩儿献丑了”言罢的刘辩再次向四人行礼,礼完之后,回到座位,等待评价,然后刘辩却发现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唯独史子眇正一脸微笑的看着刘辩,史子眇眼神示意,刘辩顿时起身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