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二年冬十月壬午
亲爱的观音老师:
来信已收到。***您在信中说“人生就其本质而,是没有意义的,任何试图解释它的人都是虚妄。活着本身与意义无关,活着就是活着本身。人生就像在黑夜中行走,目标是预设的,它根本就不存在,它只在你心中。世人只是为自己的跋涉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您的话我想了很久,也略微能理解一些。也许佛说的解脱,实际是超越了存在与意义本身,取经的目的也在于此。人世间的罪孽大多都是为了一个其实并不存在的结果。既然一切相皆是空相,结果又自何处找寻呢?有位朋友说,其实结果一开始就在我们心里,开始本身就是结果,结果藏在心里,我们能感觉到因它带来的伤痛与快慰,却永远也找不到它,它为它自己活着,与我们有关,与我们无关。
又收了一个徒弟,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沙悟净。跟悟空和八戒相比,他是个老实厚道人,无论组织纪律性、修养各方面都比较好。看得出,他虽然未必真心要跟我一起西天取经,但也不像悟空和八戒那么消极抵制。一个人漂泊得久了,就希望有个组织,有点归宿感,即便这个组织是自己讨厌的。对一般人来说,自由本身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自由让他们失去了安全感,所以他们宁愿在世俗的喧嚣中相互取暖。每个人都说在追求自由,其实他一生都在刻意地逃避自由,他要的自由不是真自由,是另一种不自由。真的自由在人心中,与别人无关,拥抱它需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承受起这样的自由。以自由的名义,度着不自由的人生,这也许是绝大部分人的命运。
至于天下的老实人,我朋友曾有个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憨厚本分,虽然没多大本事,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平时规规矩矩,是所谓的老好人;
第二种,严谨厚道,本事尚可,但从来就是讷于而敏于行,不张牙舞爪,不肆宣扬,是非分明,清清白白;
第三种,装得老实憨厚,唯唯诺诺,有礼貌守纪律,根本就不懂作奸犯科,实际上很快就原形毕露,一肚子坏水;
第四种,表面上嬉笑怒骂,慷慨激昂,是说一不二特立独行的大丈夫,从不说一句妄语,实际上就是个演员,大部分时间都在背台词。
按照我朋友的结论,小沙应该是第二种,而八戒当年在高老庄的表演,算是第三种的典型。就其展前途而,前一种最糟糕,后一种最有出息。也许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越老实越好,可自己能不老实就不老实,所以老实人虽然表面上被反复肯定,但一直是濒临灭绝的动物(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如果我想在华盛顿交一个朋友,我就去养一条狗。辛注)这就是人世上的游戏规则。但总体来说,老实人的命运比聪明人还是要强一些。最后死得很惨的,大部分都是所谓的聪明人。聪明人总以为可以挖个坑把别人埋了,可最终埋进去的是自己。老实人没有给别人挖坑的本事,被埋的机会也就少一些。我们常说聪明人机关算尽,既然机关算尽了,手里的牌打玩了,自己也就没什么指望了。倒不如少点算计的好,虽不能喧嚣一时,但活得安稳。
听小沙讲,他原本家庭条件不错,出身很好。他爸爸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小沙少年时生得高大威猛,不爱读书,喜欢体育。后来被一位公公相中(当然,公公没少拿小沙爸爸的钱),经他推荐加入了皇家蹴鞠队,成为划时代的射手。小沙在球场上叱咤风云,贡献了1000个进球,多次被评为“年度蹴鞠先生”和“金靴奖”得主,还当选过十大俊杰等等,可谓盛誉空前。女人们(包括国王的老婆和女儿)都以见他一面为荣。有些人认为能侥幸为小沙献上自己,死了也愿意。虽然小沙不可能有求必应,但尽可能满足人家的要求,特别是那些贵夫人、公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