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泊港口修缮,之洋对唐敖说;“此岛风景旖旎,何不乘暇上岸游历一番,顺便打探长生国的消息。”唐敖答应,于是带着多九c朱三一行四人登陆,一路徐徐而行。多九道;“我们人生地不熟,若雇一向导引路,岂不方便许多。”唐敖怕现雇的靠不住,认为可请会所帮忙。
来到会所,讲明来意,所长正为昨天收受厚礼无法报答为难,见有请求,即刻示意阿五作陪,并再三嘱咐一路上好生照顾,如有什么需求,可即派人前来报知。阿五欣然领命。
出得馆来,唐敖问起长生国,阿五说:”并未听说过长生国。”见唐敖面露失望之色,连忙道:“不过,本地岱山相传是当年八仙渡海赴瑶池盛会的出海处,现尚有许多遗迹,那里风光极佳,时有奇珍异兽出没,常闻凤鸣之声传出,端的是个好去处,各位可前去一游,若机缘巧合,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唐敖自幼博览群书,岂不闻岱山大名,听说梦寐以求的仙境就在眼前,心中暗道侥幸,忙命带路前往。
原来,这岱山素有“仙境”之誉,是传说中的“蓬莱c瀛州c方丈”三座仙山之一,岱山即为海上蓬莱仙山。今日让唐敖一行在无意之间到达,想必冥冥之中,自有神助。
阿五说:“这岱山实为一岛屿,并不与皱山相连,须登上舢板,划过海峡,方能到达。”说话间,来到海滩,见有小舟停泊,阿五走向前去向船翁叽里咕噜一通,船翁示意众人登舟。立马驾舟划桨,不一会,果见仙岛就在前方。
登得岛来,极目望海,但见水天相连,星罗棋布的小岛点缀在碧波浩瀚的东海之中。有诗为证曰:“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展目四顾,烟云飘渺的山峰幽壑纵横,松柏苍劲,碧绿葱茏,山涧泉流淙淙,松涛低吟,峰上古寺掩映,飞檐峭壁,参差斑斓,山腰间白云缭绕,薄雾飞荡,比起小蓬莱,风光更胜一筹。
阿五指引说;“山上洞中有慈云寺,可先前去上香拜佛祈祷。”众人延着茅草小径一路攀登,走进山门,见迎面石壁上刻着“梵谷清音”四大个字。壁下有一石洞,洞内供有一尊杨枝观音,观音面露慈容,手持圣瓶,甘泉通过圣瓶潺潺流淌跌落下来,不时发出珠落玉盘般清脆的声音。之洋以手接水,送入口中,清凉甘甜,阿五说:“此水有祛病消灾之功c延年益寿之效。”众人听说,纷纷效仿,唐敖说:“梵谷乃清净之意,望各位持虔诚之心,万毋喧哗骚扰圣地。”
走进长方形的三世佛殿内,见中间设一尊卧佛,据说是释迦牟尼79岁涅架成佛时的造像,另有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佛都是由美玉雕成,佛姿神态自若,面容安祥,庄严肃穆。殿的两旁分列着十八罗汉坐像,由温岭莹石雕成,这些罗汉造型都是比丘的形象:光着头顶,赤着脚或穿着僧鞋,身披袈裟,神态各异。主殿是“三圣殿”,殿四周由四十八根合抱的大柱支撑,整座大殿飞檐凌空,气势雄伟;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两侧,配有两排三层的厢房,使整个大殿显得巍峨庄重。走进正殿,供奉的三尊大佛连基座高达三丈有余,西方极乐阿弥陀佛为主尊,观音菩萨为左胁侍,大势至菩萨为右胁侍。后殿供奉着十五尊观音玉佛。大殿两侧列四十八尊阿弥陀佛,与支撑大殿的四十八根环抱通天大立柱相和,应合四十八愿。唐敖在诸佛像前一一焚香参拜毕,踱入一偏殿,见中间供一尊阿弥陀佛,佛两旁设两盏莲花灯,佛顶部正中挂一盏大灯。灯光中,幻化出无数尊大佛,见此情景,连忙参拜,此时灯光又幻化出万人稽首,唐敖明白,自己已置身于《华严经》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之中,顿感心中一片清明。参拜完毕,走出殿外,来到洞前举目远眺,整个蓬莱仙岛尽收眼底。向北,青山锁烟霞,郁郁葱葱;朝南,碧海浮仙岛,飘渺朦胧;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