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沙洲国处长江之尾,东海之头,境内有多处可泊海船的深水码头,江流中盛产鲥鱼c刀鱼,味鲜而肥美,每当春季,就有大批老饕纷沓而至,地产稻米小麦,手工业发达,商贸云集,是个少有的富庶之地。海边有斧伐山,相传,秦皇统一中国后,命徐福去东瀛求取长生不老药,徐去而不返,秦求药心切,将四川峨耳山东移填海,山至此地停住不前,秦大怒,伐山一截入海,欲以山为筏浮海东渡,惜山仍不前。秦皇无奈,只得登山向东眺望遥思。有古诗云:“高飞巨石入海中,数丈平悬竹筏同,上下疑随潮水动,秦皇浮海呈威风。”山有巨石直伸海中,石上能容人几十,断崖峭壁处,险峻直立,犹如斧削,故而得名。

    转眼三个月已到,多九公早已购得崭新大型帆船一艘泊在码头,但见该船五桅八帆,船身长三十丈,宽十丈,高五丈开外,甚为壮观。所雇水手,伙夫c杂役等纷纷到齐,不日,唐c林二位如期而至,林之洋采办的货物除航海必备用品一应俱全外,另购得许多中原特产,如瓷器c丝绸c布匹c茶叶等等,足足装了几十大车,多九公命杂役将物品一一搬运上船。

    唐敖根据传说猜测,长生国有可能在东瀛附近,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林c多二人,接下来的几天,三人确定了大致的航海路线,决定先去琉球c极崩c鳌鱼等国打听消息,如果失败,再经九恶c盆湖c高山等国转入南海继续寻找。

    一切准备妥当,择吉日,三声炮响,起锚出港,满载着希望的海船扬起风帆,直向东海驶去。

    甲板上,唐敖面对大海,默默祈祷,但愿此行能得天助,早日到达长生国,以了尘缘。

    船行数日,路过一些岛屿大多景色平平,唐等也就懒得登陆,每天只是在舱内或饮酒,或讲经论道。一日,有水手来报,前方出现很大岛屿,多九公上闻讯登上甲板,一瞭望,顿时吓得魂飞魄散,面如土色,急命调整航向,可此时风急浪高,船已难以控制。

    古时的海船没有动力,航向全靠船长根据风速和风向指挥风帆手和舵手调整,遇上较大的风浪,航向就很难掌握,所以,转舵紧急时,由于来不及下帆,往往会砍断桅杆,以保船不被风浪颠覆,也正因为如此,古时航海很难非常准确地直达目的地。

    船,在风浪渐渐推动下,渐渐向岛屿靠近,多九见无力回天,只得仰天长叹:“吾命休矣!”赶上甲板的唐敖见此情形,急问其由,多九道;“此岛名皱山,岛边山崖壁立,船不能登陆,四周海域深不可测,暗礁林立,海底藏有鳌鱼,行船经过,必遭其围攻,万难逃脱。多年前,我同父亲c兄长多八三人去极崩国经商,赚了很大一笔财富,搭船回国时,船偏离航线,误入此地,惊动鳌鱼,船顷刻被掀翻,落水的人不是葬身鱼腹就是活活淹死,在船将沉入大海时,我快速躲进一大木桶内,落海后亲眼看到群鳌鱼追着吞吃活人。感谢上苍让我侥幸逃脱,木桶随波逐流飘至荒岛,后终被路过的海船搭救,辗转多年,回到家乡,可怜我父兄从此杳无音讯,必已命丧大海,想不到我如今又重蹈覆辙,真乃命也夫,运也夫!“说时迟那时快,话音刚落,突见四周海面上波涛翻滚,波涛内隐约浮现出几十头小山似的黝黑怪物,陆续向船靠近。此时的船上早已乱作一团,水手们深知鳌鱼厉害,个个捶胸顿足。唐敖虽有些法术,但一时竟被眼前情形吓得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眼看鳌鱼就要靠近,急得林之洋大声提醒道:“还不快快用掌心雷!”面对如此庞大的鳌鱼群,唐敖心知凭自己些许法术根本无济于事,但事到如今,容不得他不勉力为之。

    但见唐敖稍稍宁神,手挽一朵莲花,啪啦啦一个掌心雷炸向离船最近的鳌鱼,鳌鱼一惊,轰隆隆一声从鼻孔中喷出几丈高一股水柱,瞬间遁入水下下。掌心雷接二连三的地劈出,但他毕竟道行浅薄,功力不足,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