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步去了厨房。
宁艳殊看到院子里有一只秋千,而且收拾得还挺干净,有些好奇地走过去。
董嬷嬷看了,和谟地笑了,她就知道小姐会喜欢这个秋千的,所以这两天得了空就叫大强重新弄了下。
看到秋千那反光的板,董嬷嬷忙在旁边抓了一张垫子,走过去放在秋千上面,嘴上还不停地说,“这秋千板冷,垫上这个垫子就不会冷到了。现在你还小,可能不知道,咱们女人啊,最受不得冷了。”
宁艳殊好脾气地听着她唠叨,等她弄好后才坐了上去,随意地和董嬷嬷聊着。
“嬷嬷,今天的天气真好。”
“是哦,嬷嬷已经好些天没见过太阳了。”
“看来今年过年会出太阳哦,这样走亲戚就方便了。”
“可不是么,不过过了年可能就要冷了,比往年还要冷。”
宁艳殊想了想自己这些年过年前后的经历,好像确实是这样的。
这时,明心便端着一碗热呼呼的芝麻糊过来了。
喝了一碗芝麻糊,宁艳殊浑身暖洋洋的,颇为惬意地坐在秋千上,随意地摇晃着。
清冷的空气,不算刺眼的太阳,渐渐驱逐了她心中的阴霾。
看着宁艳殊的样子,董嬷嬷默默地叹了口气,前两日大强传回来消息,说四小姐被皇上罚跪一事已传得沸沸扬扬,而且传得很不好听,虽然没两天就被禁止了,但该知道的人也知道了。哎,小姐还是个孩子呢,就要承担这些。以后找婆家的事,董嬷嬷根本就不敢想。
宁艳殊闭着眼养神,她不是没有看到他们担忧的眼神和欲言又止的神色,关在屋里好几天,看了原主留下来的书藉,她心中已有了定计。
宁艳殊第一次感谢原主爱模仿宁芷殊的癖好,要不然她也不会给自己留下那么多书藉,让她有了了解这大顺国的机会。
当然,如果原主没有留下任何书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大顺,宁艳殊也会让人去买书的。不过有了也好,需知此时非彼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者,古代纸比金贵,那些书买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如今能省一点是一点罢。
宁艳殊皱了皱眉,撇开这些叉七叉八的想法,专心地想着对策。
以前有人与她说过,当你被位高重要的人刻意打压,而你自身实力又不足与之对抗的情况下,只有两条路可走。
再一条,便是示弱规避,忍气吞声,暂时蛰伏,暗中积攒与其对抗的资本,以待时机再起。
第二条路,主动结交攀附同样位高权重的人,将自己置于其羽翼之下。
她目前的处境与此何其相似,由于皇帝的厌恶,给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自身实力又不足,才被逼到了如今的地步。
只是第一条明显不适用于她,不说她一介弱女子,能发展什么势力。就算她能做到,皇帝位于这个世界权力的最顶端,难不成她暗中积攒资本,要谋反不成?
第二条路倒是有,在大顺国里,唯一能与皇帝抗衡的,便是程雅道了。
想到程雅道,宁艳殊苦笑,程雅道能被人称作大顺国的第一谋臣和第一奸臣,就肯定不会是什么慈善家。想投靠他,就必须有能让他看得上眼的东西,自己又有什么可以让他倚重的?
宁艳殊细数了自己会的东西,虽说自己念了那么多年的书,可出了社会这么多年,其实很多东西都已还给老师了,东西会得多,杂而不精。
唯有自己的专业,小语种韩语,目前也用不上。而且据说左相府门客幕僚都有上千,这样的她,能说服程雅道庇佑她吗?
其实,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努力改变皇帝的观感。
宁艳殊想过,却直接将它否定了。否定的原因并非她清高,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