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惊闻此事后当即怒不可遏,但为了保全自己爱徒的名节,他下令秘密启用“不动明王阵法”拿了甄娘与那孽子,并决定择日以“大·金刚灭魔法印”除去这两个祸害。

    慧远知悉后悲痛莫名,他苦苦哀求自己的师傅,能大发慈悲放过甄娘母子,并立下重誓下半生愿面壁赎罪,再不与她们相见。

    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是一般人智者大师可能也就不会非要打得他们灰飞烟灭了。但这雀妖勾引的竟然是自己最心爱的徒弟,怒火已掩盖了大师的心灵,于是他不顾徒弟的苦求与眼泪,请出了“大·金刚灭魔法印”除妖。

    小小雀妖自知难抵这雷霆法器的一击,她只有全力哀求大师能念上天之德放过幼子一命,而慧远此时也哭成了泪人,磕头像捣蒜一样苦求师傅大发慈悲。

    无奈智者大师全然不为所动,雷霆一击顿时甄娘与幼子化作灰飞,永不超生。

    众人听到这里,均为慧远的遭遇感到扼腕叹息,大家都想知道后来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令这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术法奇才创出阴毒邪法。

    叶知秋见众人听得兴起便继续说道,一时竟忘了大家正身处卓家大宅,当然这或许也源于他根本就自信能对付得了卓家里面的任何鬼怪。

    深受打击的慧远自此性情大变,戾气日重,且常出悖逆之言。

    在一次辩经大会上,智者大师言《观无量寿佛经》道:“佛心者,大慈悲是。故慈悲本是佛道之根本。”

    慧远怒颜反问:“何谓慈悲?”

    智者大师思索答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是以《地藏菩萨本愿经》言,若不先度世间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也,这便是慈悲。”

    不想闻言慧远放声狂笑道:“荒谬,荒谬之极,这只是你们欺神骗鬼的说辞,若这便是你们口中的慈悲,那我尝度尽世人,又有何人度我?”

    智者大师没想到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竟然会出此悖逆之言,登时问道:“慧远你怎会说出如此离经叛道的话来?”

    慧远根本不搭理他,我行我素放言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你们的佛说世人皆有佛性,万物皆有禅意,可见世上万物只要一心为善皆可修成正果。想甄娘先虽为雀妖,后却能洗心革面全心向善,不曾再戕害一人,不仅如此她还多次牺牲自己修来不易的道行去救死扶伤。试问,这样回头是岸得证佛性的妖,为什么你们非但不度她,反要打得他们灰飞烟灭永不超生?难道这就是你们的佛,你们的善?”

    其实智者大师事后回想起来,也为当时处罚过重而感到自责,此刻听弟子重提此事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而慧远则越说越怒,一时间埋在心底的怨气完全爆发出来,化作心魔掌控了他的理智,他不由分说便杀上了讲经台。

    智者大师不防他有此一着,躲避不及被慧远当场掌毙于台上。

    一干师兄弟见这始料未及的一幕登时被惊呆了,较是随后布下了天罗地网要擒拿慧远,却也均被慧远以超凡功法和过人的身手逃脱,不仅如此,他更盗走了国清寺镇寺之宝“大·金刚灭魔法印”。

    雪明和霜儿听得入神,异口同声疾问:“那后来呢?后来慧远去了哪?”

    叶知秋扫了他们一眼,又望了望那些被封存的蜡尸,怀着相当复杂的心情续说道,那慧远逃离国清寺后,为了躲避官差和师兄弟的追捕隐姓埋名,浪迹江湖。几年后,他来到了白岳齐云山,拜在玄都紫府洞玄真人门下,弃释修道。

    洞玄真人见他天赋异禀无人能及,对道家经史典籍一学就通,对驱邪治鬼c画符炼丹之术也是一点就透,心下喜欢的紧,遂亲赐其道号“无求”,希望他能清净无为无欲无求,一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