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沈宝泉这个正经讲武堂出来的,招募新兵的工作很快便展开。
要指望着现在左队的这些人打仗实在是太不靠谱了些。
新军的地位还是很高的,而且和满清旧式军队相比,新军极得社会尊重,况且人人都知道一旦加入新军,那薪饷是非常丰厚的,因此招募上倒不存在什么问题。
但难就难在韩雷的要求。
韩雷明确告诉沈宝泉,哥老会出身或者与哥老会有牵连的一个不要。但哥老会在四川势力何等庞大?四川有“十个川人七个袍哥”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大,但也说出了袍哥势力的强大。
那些川人不是自己本身就是袍哥,就是自己家人中有当袍哥的。勉强有和袍哥没有关系的,身子骨却又不符合当兵要求。
在新津招募两天,居然才招募到合适新兵不到十人,这让沈宝泉大伤脑筋。
到底还是韩队官脑子转得快,既然新津城里难以招募,为何不去郊外农村?那些袍哥在农村里虽然一样也有势力,但却要弱上许多。
况且农民淳朴,招募进来大是可用。
沈宝泉眼前一亮,心想果然还是队官英明,当下带着几个兄弟去了郊外。
韩雷知道这样事情交给沈宝泉去做最是放心不过,自己倒是得好好盘算一下了。先去徐茂忠和缪得财那里,逼着追问新军费用问题。徐茂忠和缪得财本是承诺过新招募新军的一切费用都是由他们来承担,这也不好抵赖。
况且很重要的一点原因,这位韩队官虽然年轻,但却着实会办事。初来乍到,便成功帮他们夺回盐井,而且还弄了个兵工厂,将来大家相处,要求到他的地方不少。既然已经那么多银子出去了,再多几个新军银子也不必太在乎了。
当下由二人一起拿出了一千五百两银子交给韩雷,让队官大人先用着,等到士卒招募齐了,武器方面再另想办法。
这买卖不错,自己拿出去一千两,回来了一千五百两,一眨眼便赚到了五百两,这样买卖将来多做几次倒也无妨。
临走的时候又再三交代,千万别忘了办兵工厂机器的银子,徐、缪二人连连点头称是。
刚回到军营,侯方林已在那等候着了,说是自己叔父侯宝斋还是在西门外王爷庙等候,有重要事情要和队官商量。
韩雷清楚侯宝斋找自己必是为了兵工厂的事情。当下也不惊慌,和侯方林一起去了西门的王爷庙。
这次远没有那天夜里那么大的排场了,只有侯宝斋和窦复生两人在那,乍一看去,侯宝斋似乎显得心事重重的。
一见韩雷到了,侯宝斋急忙把他迎了进去:“韩队官果然了得,这戏演得真像啊。如此一来兵工厂可算是保住了。”
说到这,还“哈哈”一笑:“可笑那徐茂忠,还以为剿灭了我们的兵工厂,他哪里想到兵工厂依旧在为推翻他们而运作着!”
哎哟,对不起了,总舵主,韩雷心里想道,这兵工厂当然不是徐茂忠的,可也不再是你总舵主的了。那兵工厂它姓韩,你家韩雷韩爷的。
心中这么想着,嘴上连连谦逊。
侯宝斋请他坐了下来:“我听复生说,队官有意更换兵工厂里的机器?”
找自己来果然是为了此事,韩雷一本正经地道:“总舵主既然问起,那我也不便隐瞒。要想成就革命大业,推翻满清朝廷,光靠这些机器是远远不够的!”
他说的是如此慷慨激昂,手还特意挥动了几下加重自己话的可信度:“兄弟在德国柏林留过学,那是最知道武器重要性的,没有好的武器,革命何来成功一说?比如广州起义,兄弟那是亲眼看到过为什么会失败的......”
天底下便没有韩雷不敢吹的牛,他为了弄到新式机器,又什么样的牛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