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辩证角度来讲,任何一种导弹制导方式总有其缺陷,“反辐射导引”也不例外。最新最快更新

    如果仅仅描述这种导引方式的工作原理,所谓的“反辐射导引”,也就是依靠敌机机载雷达c通信设备发射的电磁信号进行归向,这种简单明了的制导方式不需要载机提供任何目标照射,初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强大。

    在战场上执行任务的时候,战斗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使用机载雷达,或者使用无线电设备保持联络;而只要敌机机载雷达一开机c或者使用无线电通信,反辐射空空导弹的自导头就有可能在极远的距离c事实上往往是超过导弹自身射程的距离上截获目标,在发射之前即可完成目标锁定工作,一旦发射就立即进入归向攻击。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战斗机的雷达辐射信号都是向前方发射,这意味着越是迎头接近的敌机,雷达辐射信号也就越明显,所以反辐射空空导弹非常适合迎头拦射——或者更确切的讲,也只有在迎头拦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好吧,既然反辐射导引的空空导弹,无论制导方式c还是接战模式都和主动弹颇为类似,那么为什么这种导弹的种类却如此稀少,事实上除了苏联的r一27p以外,其他国家并没有研发装备类似的反辐射导弹呢?

    这是因为“反辐射导引”这种制导方式,存在一个与生俱来的严重缺陷:导引精度不高。

    要说清楚反辐射导引方式的固有缺陷,其实也并不难解释。

    首先,可以对比一下“反辐射制导导弹”与“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c“主动雷达制导导弹”:虽然三种导弹都是利用电磁信号进行归向导引,但是后两者自导头接收的电磁信号是载机c或者自身雷达发射出去,又经目标反射的回波,而前者的自导头接收的是敌机机载雷达c通信系统的电磁辐射直射波。

    这种并非原则性c也很好理解的区别,反映在导弹的归向导引上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因为作为“半主动弹”也好c“主动弹”也好,既然是接收己方雷达的目标反射波,导弹就可以在发射前与机载雷达c或弹载雷达完成信号协调c也就是进行信号“对齐”或“匹配”;这样一来,打出去的导弹任务就比较轻松,只需要按照协调好的信号参数寻找回波c进入归向一路掩杀即可。最新最快更新

    但是反辐射弹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敌机发射的电磁信号参数不可能提前知道,所以只能准备一套展宽带宽的接收机和处理电路c也就是说信号与电路完全“失配”,对敌机的位置探测自然不可能达到“半主动弹”c“主动弹”的那种水平。

    如果打一个粗浅的比喻,对雷达制导导弹来说,目标在视野中一般呈现为一个明亮清晰的点,或者说具有较高的测角精度;而对反辐射导弹来说,视野中的目标往往就只是一块边界模糊的斑,测角精度就不可能做到很理想。

    众所周知,导弹要想命中目标,分辨出目标的准确位置是起码的前提;如果连目标在哪儿都看得模模糊糊,那还能指望很高的命中精度么?

    正是因为这种制导原理上的区别,使得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能力受到相当的限制。

    就比如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har,虽然自身技术水平较高,命中精度却往往并不像美国人对外声称的那么理想,有一部分的战果就不是直接命中伊拉克雷达设施c而是在雷达近旁爆炸的二次毁伤效应取得。

    当然,对于打击地面固定目标的har,这也许算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要用反辐射导引的思路设计空战武器,反辐射制导空空导弹显然需要有最起码的制导精度,才能命中以数百千米c甚至数千千米时速飞行的敌机,两者之间的难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别的不谈,就说r一27p的若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