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日之间,当世魔门帝君c日后儒家之首,两大绝代人物,竟接连出现在自己面前,易迁流只觉得世事变化之玄奇,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不过,他又转念一想,自己从一个小小的黑衣使,摇身一变,成了道魔二仙的传人,说起来岂不更是天方夜谭?身份转变之下,这一切似是机缘巧合,却也不难以理解。

    马车平稳地在路上走着,偶尔压在石块上,微微摇晃。虞策旋嘱咐道:“易兄,你脏腑遭受震动,气血有损,不可轻易乱动。如今最好少说些话,静心养神,慢慢养伤。”易迁流也觉得胸口发疼,只好点头应是,虞策旋见他如此,微微点头,此后便自顾自地读起书来。

    虽说儒家之人,不修法术,寿难满百,无法和诸多修真相提并论,可在易迁流眼中,虞策旋端坐在那里,一举一动如规按据,不违礼法,已是极有威严,给他的压力,比之此前与之交战的如悟和尚,有过之而无不及,心下不由惊奇。

    惊奇之余,易迁流也愈加疑惑,方才虞策旋引经据典,看似详细,实则把救了自己的理由遮掩了过去。若是换做他人这般说,他或许还能信上几分。可在如今魔门再度显踪的时节里,虞策旋这般聪颖的人物,怎么会不加分辨,贸然将一个陌生之人放在自己的马车之内?一块“平事令府”的令牌,说实话,可信度并不高,至少,不足以换取虞策旋的信任。

    千百年来,魔门与道门的争斗,表面上看,似乎是依靠修真之间的对战厮杀,来决定胜负。然而,无论道魔,都是来源于世俗,立根于世俗。所以漫长的时间里,道魔的战场早已延展至民政军商各个方面,在无形之间明争暗斗。道家的“无为而治”,可不仅仅是修行的法门。然而道家治国之法,终究太过缥缈,根基不深,后来被儒家取代。此后道门退出世俗,直到数百年前,与儒家联手,凭借儒家执掌人道之力的机缘,获得极深厚的根基,才全面压制住了魔门。

    这段历史,对于对天下之势略有研究之人来说,已是公开的秘密。

    自此之后,儒家虽不是魔门死敌,却也成为了魔门打击的对象,每当魔门与道佛争锋之时,儒家也随之遭逢劫难。如今魔门再度出山,儒家自然应如临大敌。像虞策旋这等与道佛关系极为密切的,且已被视作未来儒家之首的人,更应时时谨慎,他怎么会不考虑这个方面?

    正想着,只听那边虞策旋突然发出声音,念道:“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孔圣年高之时,却也有这般少年心气,委实有趣。不知易兄如何看待此句?”易迁流咳嗽了几下,道:“我非儒生,不敢对先贤语句妄加评论。只是此句,历代说法不一,争议纷纷,不知虞先生说孔圣是少年心气,是有何根据呢?”

    虞策旋意味深长地一笑,反问道:“遍观《论语》,只有原壤此人,不在史册之中。易兄既是平事令大人治下黑衣使,自是走南闯北,见识不凡,或可知晓这原壤是何许人也么?”

    易迁流本想直言不知,但脑海之中突然闪过一丝极模糊的记忆,似乎曾在另一个地方见过这个名字。他努力回想,方才想起来,楚图南留下的关于魔门历代强者的记载中,有一位春秋时的散仙,名字便叫做“原壤”!只是不知,此原壤,是彼原壤么?想到这里,易迁流面色一僵,虞策旋这话里大有深意,似乎指向了某个惊天的奥秘。

    虞策旋扫了一眼他的神情,道:“若你知晓这‘原壤’之名,你方才的困惑,或可消解一半啦。”易迁流强笑一声,正要说话,突然大惊失声,道:“你说什么?”

    虞策旋朗声一笑,眉眼间终于流露出属于年轻人的神气,如炫耀宝物般得意洋洋,道:“所谓‘五十而知天命’,我儒家中人,若是修养到了一定地步,连天命都可揣测,何况他人所思所想?区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