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唐先海这次用的是段泥,制作的是一只葫芦胡。     段泥,也叫团泥,是一种本山绿泥和紫泥的共生矿土,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产自黄龙山,原矿是绿灰色,经过1180度的高温煅烧后,会呈现出米黄之色。     当然,成品的颜色会随着泥料中的铁元素的多少会有不同的变化,低于百分之二的时候是普通的米黄,高于百分之二的时候,颜色会逐渐变深。     另外煅烧时,泥料的氧化效果越强,色泽也会由米黄,逐渐向红黄c深黄甚至黄褐色演变。不过这种变化是可以掌握的,毕竟现在用的是电炉,泥料的绝大部分变化都在可控范围内。     这些资料是徐景行临时抱佛脚一样从上查找的,络信息时代,这些基本的信息在络上都能找到,再加上他的记忆力好,看过一遍就不会再忘记,所以这些信息已经牢牢地印在他的大脑中,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用。     而葫芦壶,则是曼生十八式之一,也就是陈曼生所创造的十八中紫砂壶式样中的一式,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壶形,但是这壶的制作难度却比较高,仿真度越高,制作难度便越高,因为葫芦有束腰,而且束的幅度还挺大,打身筒的时候甚至有无从下手的感觉,放佛那细腰会随时塌掉一般。     徐景行在上搜了搜,大部分葫芦壶都是没腰的,或者腰上的曲线变化很只有寥寥几件能做到真正的束腰,仿真度能做到跟真正的葫芦差不多的就更少了。     当然,束腰束的太细会降低紫砂壶的实用性,这也是很少有人把葫芦壶做的极其仿真的缘故。     但用来炫技,却再合适不过了。     于是,在他看起来非常棘手的难题,在唐先海手里却非常轻松,打身筒的时候“啪啪啪”的一阵拍打,直挺挺的身筒很快就变成了葫芦形,腰部的曲线跟真正的葫芦几乎一模一样,过度的非常自然。     他在一旁看着唐先海耍杂技一样制作出这么一件难度这么高的葫芦壶,眼睛都直了。     这老唐,不愧是几十年的老手艺人了,艺术创造力可能不是他的强项,但经验和手上功夫真的无可挑剔,不然的话也不会被评选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虽然不如国家级的,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被选上的。     也难怪老唐这么自信,这对他来说确实有点难度,哪怕他将老唐刚才展示的手法和全部工序都记在了脑子里,也没有把握能够百分百的复原,因为他看到的只是能看到内容,还有一些东西是看不到,比如说手指在身筒内部的技巧,还有力度c节奏等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的东西。     等老唐把壶盖c壶嘴和壶把都装上去后,他由衷的竖起一根大拇指,因为老唐这手艺确实没得挑剔,这壶做的真漂亮,那种圆润的曲线和由内向外透露的俊俏模样,实在惹人喜欢。     葫芦在传统文化中是“福禄”的象征,也有招纳吉祥的寓意,甚至还有辟邪的功效,所以这个题材的物件是非常受人欢迎的,甚至,种植c制作c销售葫芦本身都成了一条非常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每年产生的p还很惊人。     也因此,葫芦形的紫砂壶在市场上也比较受人欢迎,尤其是制作得比较精美的葫芦壶,一般不缺买家。     另外唐先海做的这一只葫芦壶不光美观,仿真度高,实用性也很强,因为他把壶嘴和壶身的连接处放在了葫芦的下半身,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出水困难等缺陷,另外还特意做了一个怕配套的滤芯,也不用担心茶叶会沉积在葫芦肚子里倒不出来。     而且因为壶嘴低,出水点高,向上探的比较长,所以看起来姿态更加优美,弯弯曲曲的像是一截向上生长的葫芦藤。     这还是半成品呢,颜色是灰绿色,有点难看,等煅烧成型后,将会演变成非常可人的米黄或者嫩黄,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盘玩,色泽会跟真正的葫芦差不多。     看着面前这是姿态优美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