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太阳尚未露头,黄家便是热闹了起来。
“老大家老二家的,你们去把厨房里的东西都准备起来,猪肉和公鸡都收拾出来。”
“燕子,庭院再扫扫。老三到村东头老纪的杂货店里咕二两酒回来,要三花,快点。”
“婷婷去把四郎叫起来吧,让他好好收拾收拾,今天他可是主角,要给祖宗个好印象!”
一大早,老太太就使唤起来了,忙里忙外,把家里收拾得焕然一新。
老爷子是个说干就要干好的人,在昨天还没定下的时候已经让老太太开始准备了,大部分食材都连夜处理过了,木耳等山菌也被大伯母还有二伯母泡了起来。一群孩子也都被老太太使唤起来帮忙,速度很快。
老爷子今天特地穿上了珍藏的青布袍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稍有褶皱的地也都被老太太抚拉平直了。他站在祠堂前,就那么直直的立在那里,注视着祖先的牌位,在在那供桌上,放置了一叠厚厚的线装书,虽然保存得很好,但从侧边有些泛黄的书页来看,也是有些年头的东西了。
清代男子衣着以袍c褂c袄c衫c裤为主,改宽衣大袖而为窄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汉族惯用的绸带,领口的变化比较多,但没有领子,得再另加领衣。
被老爷子严令在小黑屋温书的大伯今天也是得到了,一身儒生打扮,背着手站在院子里踱步。享受清新自由的空气。
不一会婷婷就把炳林叫了出来。其实炳林也是早醒了,在房间里准备这次进城的行理。其实他的行理并不多,就几件换洗衣服和老师送给他的古琴。炳林知道家里积攒点血汗钱不容易,能供他进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在县城里,生活处处都是花钱的地儿,所以他准备带上古琴,或许能在县城找到一份兼职。
原来他昨夜猛然记起,就半月前,他和刘老进县城采买的时候曾路过县城最大的妓坊“揽月楼”前,无意间瞧见揽月楼门口的照墙上,贴了一张大红的揭帖,上面说“诚聘琴师”云云。那时炳林也只是路过无聊,看着那晃眼,便随意瞧了瞧,昨夜想起,却是觉得是个不错的去处。在学习之余,他也能工作,挣点零钱,家里的负担能减轻不少。只是现在想起来,离那张揭帖张榜已经有些日子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捷足先登。
等一切准备妥当,已经到了上午辰时中了,正是吉时。黄家的男人陆陆续续步入祠堂。这个时代的女人除了嫁入男家时可以进祠堂,一般是不能进入祠堂的,所以黄家的女人们在把祭祀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之后,任务便是宣告结束了。
对于祠堂,就是现代人们都是十分崇尚堪舆风水之术,清代就更不用说了,大凡兴建村庄c院落c祠堂以致庙宇,都要请风水先生先勘测定方摆向,堪定龙脉吉位。
在中国大多数地方,就方位而言,大多数是坐北朝南,只是地方不头,穴位不头,要求不同,有的是正南,有的稍偏东,有的稍偏西。当然这和房屋坐北朝南能冬暖夏凉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
黄家祠堂是黄老爷子搬来后建的,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十分注重装饰,从照墙c门到屏风c门楣c正壁c梁柱c梁枋到斗拱c垂带c檐子c檐角到屋角c横梁c屋脊,都是极尽心思,争夸工巧,不惜资费。
清代的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继承发扬了明朝的简洁明快又细腻精致的风格,祠堂中的陈设并不多,艺术工艺却运用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整座祠堂,可以说是一栋小型的艺术殿堂也不为过。
只见老爷子先是对着先祖恭敬的90度鞠躬,然后站到右侧,读了一通祭文,然后烧纸钱焚银宝,又在神前献上一杯酒,之后领着众人将祭祀的物品放到供桌上,念念有词,三拜九叩,一整套繁琐地礼仪流程下来,很是严肃,庄重。
黄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