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钻进了内室。周生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听见从内室传出“呱呱”的婴儿啼叫声。周生急忙转身进屋,看见姚娥已经生下一个白胖小子,他惊喜若狂,跑上前去帮助姚娥洗身裹体,把婴儿包在襁褓之内,抱在怀里,冲着姚娥只是嘿嘿傻笑。那小儿也似灵犀开窍,黑眸转动,小口微张,似乎要和爹娘说话,姚娥也高兴得直掉眼泪。

    周生夫妇因祸得福,老来得子,自然又增添了许多欢乐。街坊四邻也都闻信赶来祝贺,又忙乱了数日。喜日过后,婴儿便一天天长大起来,他俩把孩子看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整天“孩儿啊,心儿啊,宝贝儿啊”的叫个不停。就这样一直叫了好几年也没给孩子起个正经名字。

    这孩子生来聪明,能说会道,很讨人喜欢。虽说他也很顽皮好闹,可他心地普良,诚实大方,全村老幼都能和他说得来,玩得好。因为他没有名字,乡邻亲朋都称呼他“周公子”。

    “周公子”长到七八岁时,已到了入学念书的年龄,周生准备给儿子起个学名,就把儿子叫到身边,问道:“明日你就要进学堂拜师念书了,你叫什么名字好哇”小儿见问随声答道:“我叫周公子”。周生年迈耳背,没有听清后边那个“子”字,误听孩子说他叫“周公”就笑着说:“周公嗯,好!你自己起的名字好。人小名大,少年老成,就依你。从明天起你就叫周公。往后要好好念书,不要再贪玩胡闹了。”小周公点头称是。从此。周生的儿子总算有个正经名字了,大人小孩也从此周公长c周公短的叫开了。

    周公天资聪颖,用功刻读,过目不忘,老师对他甚是宠爱,对他也十分尽心,分外尽力,学业长进极快,每次侧试,周公都是名列前矛,离人一头,喜得周生夫妇笑驻眉稍,逢人便夸,二人把后半生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一心让他谈书,地里活计,家中杂务从来都不让他动手。日久天长,周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读书写字什么也不会干。

    可是好景不常,兴尽悲来,周公长到束发之年,父亲周生突然得暴病身亡。家里家外全部劳做都落在姚娥一人身上,悲伤过度,积劳成次,半年之后也命归九泉。周公父母相继去世,没了依靠,也不能再到学堂继续念书。可他人小力薄,地里活计干不了,吃穿家务又不会,孤苦伶仃,走投无路,只好靠变卖家业渡日。不久,除了栖身避雨的几间旧房之外,田产家俱全都当卖干净,日子越过越艰难,变成一个叫花子一样。乡邻亲朋看到他落到这般天地,无不摇头叹息。可周公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只要有口饭吃,就躲在屋里读书练字,从来也不为眼前吃穿,日后生计着想。

    转眼到了冬季,由于衣单腹饿天寒地冷,周公着了凉,闹起了肚子。这一天后半夜,他起身绝茅厮,室外北风嗖嗖,雪花飘飘,他捂着肚子,低头猫腰跑进茅房,待了一会儿他有气无力地走了出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在墙角旮旯里好像躺着一个人。他急忙走上前去,借着雪光,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白发白眉的老翁。只见这位老者身穿单衣,脚蹬草鞋,怀中抱着一个黄绫小包,仄歪着身子卧扭在墙角,两眼紧闭,张着大嘴,浑身索索发抖,口中呼呼喘气。看样子好像得了重病。可也奇怪,在这北风呼啸,鹅毛纷飞的寒夜里,老者身上却没有一片雪花,他身边的积雪都溶化消失,周圈的地上还冒着热气。周公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只是觉着老头怪可怜的,便俯下身子急促地喊道:“老爷爷,你是谁呀老爷爷,快醒醒,你怎么躺在这里呀!老爷爷!”

    白眉老翁听到了呼叫声,慢慢地睁开了双眼,看了周公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周公见老翁苏醒了过来,一面用手掺扶,一面说着:“老爷爷,这里太冷,快随我进屋里暖和暖和吧!”

    周公把白眉老翁架扶到炕上躺下,又给老翁盖上棉被,然后又学着大人的样子给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