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8/10)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能挫挫敌军的胜利感,有助于他们的战情。

    马歇尔的人马终于相信上校是认真的,开始闷闷不乐地打扫——把被丢弃的外套叠好、空箱子堆好、零散的绳子捆好。他们持续工作,直到看不见上校的人影。

    整体而言,五月三十日的成果辉煌。感谢严明的纪律、军车码头,以及最重要的、激增的小型船只,海滩上接运的士兵人数从二十九日的一万三千七百五十二人,提高到三十日的两万九千五百一十二人。在这灰蒙蒙的一天,总共撤离了五万三千八百二十三人——绝对是迄今最高的单日人数。

    幸运的是,盟军伤亡很轻。拜厚重云层所赐,救援舰队得以不受斯图卡与亨克尔威胁,川流不息地横越海峡。当天的第一起事故,是往敦刻尔克前进的法国驱逐舰“暴风号”(Bourrasque)撞上了水雷。除了被附近船只救起的一百五十人外,其余士兵命丧海底。

    后来,在五月三十日到三十一日间的半夜,另一艘法国驱逐舰“热风号”(Sicoro),被潜伏在克温特浮标附近的S艇鱼雷击中。有一阵子,舰长土鲁斯-罗特列克(名画家亨利·德·土鲁斯-罗特列克的表亲)以为他有办法拯救他的船,但是船身发出浓浓烟雾,吸引了德军巡逻轰炸机的注意。一枚炸弹击碎船尾,点燃船上现成的弹药。火柱直冲云霄,“热风号”已无可挽救。

    不过,绝大多数的船只平安抵达英国,衣衫褴褛的乘客在多佛或其他西南沿海港口下船。他们往等候的火车移动,这段时间的磨难全写在脸上——满脸胡楂、眼神空洞、一条条油污、疲惫不堪。许多人丢掉了装备,但是有些人一路紧紧抓着原有的或新得的家当。二等兵劳奇的防毒面具底下挂着一双木鞋、一名法国大兵带了一只活鹅、轰炸手阿瑟梅的一万根香烟还剩六千根,泰勒少尉的勤务兵竟能妥善保护少尉的留声机。除了士兵以外,必不可少的野狗大队也成群上岸——光在多佛就有一百七十只。

    这群三教九流之徒浑身写着“撤退”两字,但是截至目前,消息仍然受到封锁。随着士兵拥入家乡,事情再也瞒不住了,伦敦终于在三十日晚上发布公告,证实撤退的消息。毕竟,《泰晤士报》鄙夷地说,这是“许许多多国民亲眼所见的事实”。

    在成千上万的撤退部队中,有一小群人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不论发生什么事,戈特勋爵希望将足够多的精兵送回家,形成新部队的骨干,以图日后反攻、讨回公道。戈特的参谋长波纳尔将军在五月二十九日晚上撤离,总司令的个人助理芒斯特勋爵也是一样。而三十日当天,轮到布鲁克将军了。他的随从查尔斯沃斯上尉神奇地变出一顿丰盛的午餐,将军吃过烤鸡配芦笋之后,最后一次拜访他麾下的师长。

    这并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布鲁克是个卓越而漠然的将领,然而这个下午,他的心情激动不已。他跟即将接掌军团的蒙哥马利将军话别时,忍不住潸然泪下。蒙蒂拍拍他的背,说了许多得体的话。最后他们握手道别,布鲁克拖着沉重步伐缓缓离去。

    有一个人打定主意绝不离开,那就是戈特勋爵。五月三十日上午,当从海滩撤离的芒斯特勋爵返抵英国时,伦敦得知了将军的决定。当时丘吉尔正在洗澡,不过他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办公,他把芒斯特叫来浴缸边谈话。芒斯特就是在这难以想象的场景中,陈述了戈特打算坚守到最后的决定。如果没有明确命令,他绝对不会离开岗位。

    丘吉尔大为震惊。怎么可以留给希特勒这么好的宣传材料,让他逮到英军总司令然后拿出来炫耀呢?跟艾登、迪尔及波纳尔讨论之后,他亲笔写下这道让戈特别无选择的命令:

    假如通信依旧顺畅,我们必须命令你返回英国,并且带回你自选的军官,因为我们认为你的指挥部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